太原城市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的创点 | 第16-17页 |
2.太原城市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17-26页 |
·太原城市综合竞争力纵向比较分析 | 第17-18页 |
·太原城市竞争力显示指标分析 | 第18页 |
·太原城市竞争力解释指标析 | 第18-25页 |
·人才本体竞争力 | 第19-20页 |
·企业本体竞争力 | 第20页 |
·主要产业本体竞争力 | 第20-21页 |
·公共部门竞争力 | 第21-22页 |
·生活环境竞争力 | 第22页 |
·商务环境竞争力 | 第22-23页 |
·创新环境竞争力 | 第23页 |
·社会环境竞争力 | 第23-24页 |
·城市群竞争力 | 第24-25页 |
·太原城市竞争力现状总结评价 | 第25-26页 |
3.太原城市竞争力的横向比较研究 | 第26-35页 |
·太原市与山西省其他城市竞争力指标比较 | 第26-27页 |
·太原市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竞争力指标比较 | 第27-30页 |
·太原和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显示性指标比较 | 第28-29页 |
·太原和中部六省省会城市解释性指标比较 | 第29-30页 |
·太原和环渤海地区主要城市竞争力指标比较 | 第30-32页 |
·太原和环渤海地区主要城市显示性指标比较 | 第30-31页 |
·太原和环渤海主要城市解释性指标比较 | 第31-32页 |
·太原与周边省会城市竞争力指标比较 | 第32-35页 |
·太原与周边省会城市显示性指标比较 | 第32-33页 |
·太原与周边省会解释性指标比较 | 第33-35页 |
4.太原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50页 |
·生产要素方面因素 | 第35-39页 |
·自然和生态环境方面问题 | 第35-36页 |
·科技创新能力方面 | 第36-39页 |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方面因素—产业集群问题 | 第39-45页 |
·企业结构方面因素—民营经济问题 | 第45-47页 |
·机会方面因素 | 第47-50页 |
5.提升太原城市竞争力的策略 | 第50-68页 |
·改善生活和生产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 第50-55页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50-51页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 | 第51-53页 |
·大力整治环境污染,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 第53-54页 |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 第54-55页 |
·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城市 | 第55-60页 |
·构建太原科技创新的知识供应体系 | 第55-57页 |
·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构建科技创新网络 | 第57页 |
·以二次创新为重点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第57-58页 |
·政府要营造创新的良好环境 | 第58-60页 |
·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群 | 第60-64页 |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必须善借外力 | 第61页 |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根本要靠内力 | 第61-62页 |
·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 | 第62-63页 |
·利用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 | 第63页 |
·均衡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作用 | 第63-64页 |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城市经济活力 | 第64-68页 |
·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 第64-65页 |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 第65页 |
·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 第65-66页 |
·抓紧制定民营经济的发展规划 | 第66-67页 |
·充分发挥商会的作用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