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3-21页 |
·简介 | 第13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 第13-15页 |
·传感器网络结构 | 第13-14页 |
·传感器节点结构 | 第14页 |
·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 第14-15页 |
·网络协议 | 第15-17页 |
·物理层 | 第15页 |
·数据链路层 | 第15-16页 |
·网络层 | 第16页 |
·传输层 | 第16-17页 |
·传感器网络管理 | 第17页 |
·应用支撑 | 第17-18页 |
·节点定位 | 第17-18页 |
·时间同步技术 | 第18页 |
·用户应用接口 | 第18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现状 | 第18-21页 |
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理论与算法的基本研究 | 第21-34页 |
·概述 | 第21页 |
·覆盖问题 | 第21-24页 |
·基本概念 | 第21-23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单的节点覆盖模型 | 第23-24页 |
·覆盖问题分类 | 第24-26页 |
·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控制算法和协议及其优缺点 | 第26-32页 |
·基于网格的节点部署定位传感器配置算法 | 第26-27页 |
·轮换活跃/休眠节点的Node Self-Scheduling 节点部署协议 | 第27-28页 |
·最坏与最佳情况节点部署算法 | 第28-30页 |
·暴露穿越节点部署模型 | 第30页 |
·圆周节点部署算法 | 第30-31页 |
·连通传感器节点部署算法 | 第31-32页 |
·覆盖问题分析 | 第32-34页 |
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播模型 | 第34-44页 |
·简介 | 第34页 |
·常用信道模型 | 第34-36页 |
·模型分析 | 第36-38页 |
·信道测试 | 第38-39页 |
·选择测试环境 | 第38页 |
·测试过程 | 第38-39页 |
·分析数据并建立信道模型 | 第39-42页 |
·数据分析 | 第39-40页 |
·建立信道模型 | 第40-42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道衰落模型的试验验证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仿真与分析 | 第44-60页 |
·仿真工具NS2 | 第44-49页 |
·NS2 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44-45页 |
·NS2 的仿真过程 | 第45-46页 |
·仿真的一般步骤 | 第46-47页 |
·仿真结果的分析 | 第47页 |
·awk 语言的简单介绍 | 第47-49页 |
·仿真平台的搭建 | 第49-50页 |
·安装Red Hat Linux9.0 虚拟系统 | 第49页 |
·在Red Hat Linux9.0 系统上安装NS2、J-Nam | 第49-50页 |
·室内区域环境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的仿真实验中仿真元素的设置 | 第50-51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仿真元素 | 第50-51页 |
·节点的实现原理 | 第51页 |
·通信量仿真原理 | 第51页 |
·室内区域环境中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的仿真过程 | 第51-57页 |
·仿真参数设置 | 第52页 |
·awk 调用方式 | 第52-53页 |
·仿真中的awk 文件 | 第53页 |
·仿真操作流程 | 第53-57页 |
·仿真系统 | 第57-58页 |
·仿真分析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