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框架与主要观点 | 第13-14页 |
·框架结构 | 第13页 |
·主要观点 | 第13-1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选题新 | 第14页 |
·分析角度新 | 第14页 |
·研究方法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文献回顾 | 第15-28页 |
·FDI对东道国就业效应理论综述 | 第15-20页 |
·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 | 第15页 |
·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两缺口”模式 | 第15-16页 |
·邓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16页 |
·“吸收效应”与“挤出效应”论 | 第16-17页 |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投资报告》 | 第17-20页 |
·国外关于FDI对东道国就业影响的文献回顾 | 第20-23页 |
·国内关于FDI对中国就业影响的文献回顾 | 第23-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就业量影响分析 | 第28-44页 |
·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 第28-35页 |
·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 第29-35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就业影响理论分析 | 第35-40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就业总量的效应分析 | 第36-37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就业量影响传导方式的分析 | 第37-39页 |
·外商直接投资分布的部门和地区的差异对山东省就业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分析 | 第40-43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山东省的直接效应 | 第40-41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山东省的间接就业效应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54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总量的实证分析 | 第44-48页 |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第44-45页 |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第45-46页 |
·协整检验 | 第46-47页 |
·格兰杰检验 | 第47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47-48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产业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8-52页 |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第49页 |
·协整检验 | 第49-51页 |
·格兰杰检验 | 第51-52页 |
·FDI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影响比较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政策建议 | 第55-57页 |
·优化投资环境 | 第55页 |
·协调引导外商调整投资的产业流向 | 第55-56页 |
·引导外资向内陆地市的注入 | 第56页 |
·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多元化 | 第56-57页 |
附表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