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导论 | 第13-2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总体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总体思路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2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3页 |
·不足之处 | 第23页 |
·重要概念的界定 | 第23-26页 |
·失地农民 | 第23-25页 |
·社会保障 | 第25页 |
·土地征收 | 第25-26页 |
2.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福利经济学派的理论 | 第26页 |
·福利国家论 | 第26页 |
·数理基础 | 第26-27页 |
·征地补偿的法理依据 | 第27-30页 |
·既得权说 | 第27-28页 |
·公用征收说 | 第28页 |
·人权保障说 | 第28-29页 |
·特别牺牲说 | 第29-30页 |
3. 江西省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0-45页 |
·土地征用状况 | 第30-33页 |
·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状况 | 第33-38页 |
·江西省失地农民基本情况及安置措施 | 第33-34页 |
·江西省失地农民参保政策及整体参保情况 | 第34-37页 |
·影响失地农民参保因素分析 | 第37-38页 |
·江西省现行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38-42页 |
·资金筹集有困难 | 第38-39页 |
·保险的给付水平低 | 第39-40页 |
·江西省各县市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 | 第40-41页 |
·保险费用测算缺乏精算基础 | 第41-42页 |
·江西省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2-45页 |
·现行征地制度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 | 第42-43页 |
·土地所有权的模糊是失地农民利益缺失的关键 | 第43-44页 |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加剧了失地农民“国民”权益流失 | 第44-45页 |
4. 其他地区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第45-53页 |
·国内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三种模式 | 第45-48页 |
·上海模式 | 第45-46页 |
·青岛模式 | 第46-47页 |
·嘉兴模式 | 第47-48页 |
·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两种模式 | 第48-50页 |
·本溪模式 | 第48-49页 |
·郑州模式 | 第49-50页 |
·国内其他地区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 | 第50-53页 |
·因地制宜,建立适合失地农民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 | 第50-51页 |
·建立与城镇养老保险体系相衔接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 第51-52页 |
·政府应主动承担起失地农民的保障责任 | 第52-53页 |
5. 完善江西省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53-58页 |
·完善江西省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53-55页 |
·统一原则 | 第53-54页 |
·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原则 | 第54页 |
·保证公平、兼顾效率的利益补偿机制原则 | 第54页 |
·政府出资为主的原则 | 第54-55页 |
·完善江西省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策建议 | 第55-58页 |
·模式选择 | 第55页 |
·参保对象的确定 | 第55页 |
·资金筹集 | 第55-57页 |
·基金营运及监管 | 第57-58页 |
6. 总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件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