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

论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引言第13-14页
第一章 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的一般理论与制度研究第14-20页
 一、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在我国产生的社会背景第14-15页
 二、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的内涵及特征第15-16页
 三、建立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制度的依据第16-20页
  (一) 理论基础第16-17页
  (二) 法律依据第17-19页
  (三) 实践基础第19-20页
第二章 西方国家的普遍做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0-26页
 一、英美法系的模式第20-22页
  (一) 美国的集团诉讼制度第20-21页
  (二) 英国的检举人诉讼制度第21-22页
 二、大陆法系的模式第22-24页
  (一) 德国的团体诉讼制度第22-23页
  (二) 日本的选定当事人制度第23-24页
 三、对我国构建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制度的启示第24-26页
第三章 我国的现状及建立新型公益诉讼模式的可能性分析第26-34页
 一、我国的现状第26-29页
  (一) 支持起诉制度第27页
  (二) 代表人诉讼制度第27-29页
  (三) 抗诉方式在保护消费者公益方面的局限性第29页
 二、我国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制度缺失之反思第29-33页
  (一) 当事人适格理论障碍第29-30页
  (二) 实体法与程序法相脱节第30-31页
  (三) 既判力理论之障碍第31-32页
  (四) 诉讼费用分担之障碍第32页
  (五) 举证责任分担之障碍第32-33页
 三、建立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与现实性第33-34页
第四章 构建我国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制度的若干设想第34-44页
 一、健全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第35-38页
  (一) 公民原告资格第35页
  (二) 赋予社会组织或团体以消费者公益诉权第35-36页
  (三) 设立专门的政府机关来接受公益诉讼第36页
  (四) 检察机关原告资格第36-38页
 二、诉讼费用的负担第38-39页
 三、举证责任的分配第39-40页
 四、诉讼激约机制的设定第40-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致谢第50-5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侦查程序构造的理性化重塑
下一篇:罪犯分类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