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导论第8-17页
   ·论文的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第8-11页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第8-9页
     ·本课题研究目的第9-10页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4页
     ·国外的相关研究第11-12页
     ·国内的相关研究第12-14页
   ·论文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4-17页
     ·论文的基本结构第14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15-17页
第2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相关理论与范畴第17-37页
   ·货币政策相关范畴第17-19页
     ·货币政策的定义第17页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第17-18页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中介目标的关系第18-19页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19-23页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定义第19-20页
     ·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由第20-22页
     ·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依据第22-23页
   ·常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简介第23-27页
     ·利率第23-24页
     ·货币供应量第24-25页
     ·其他重要中介目标第25-27页
   ·西方主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相关理论第27-37页
     ·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理论主张第27-28页
     ·货币主义的理论主张第28-30页
     ·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主张第30-32页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兴起第32-35页
     ·对理论争论的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各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实践沿革第37-46页
   ·美联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演变第37-40页
   ·英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第40-41页
   ·其他有代表性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第41-43页
   ·西方各国货币政策演变趋势小结第43-46页
第4章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演变历程第46-52页
   ·1950-1984 年,高度关注现金投放第46-48页
   ·1985-1995,以“贷款规模”为中介目标第48-50页
   ·1996 年至今,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第50-52页
第5章 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证研究第52-57页
   ·关于自变量及样本数据的选取和处理第52-53页
     ·样本数据选取第52页
     ·数据处理第52-53页
   ·实证分析结果第53-57页
     ·单位根检验第53-54页
     ·协整检验第54-57页
第6章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混合目标制第57-65页
   ·建立混合目标制的意义第57-58页
   ·混合目标制的框架设计第58-62页
   ·制度建议第62-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后记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财政增收与相关财政风险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收益与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