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组复杂序列区域的扩增与测序策略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插图列表 | 第10-13页 |
| 1 绪论 | 第13-41页 |
| ·DNA测序技术 | 第13-21页 |
| ·传统的DNA测序技术 | 第13-16页 |
| ·新兴的DNA测序技术 | 第16-20页 |
| ·DNA测序小结 | 第20-21页 |
| ·基因组测序技术与策略 | 第21-27页 |
| ·引物步移法 | 第21-22页 |
| ·鸟枪法测序策略 | 第22-23页 |
| ·鸟枪法测序的序列组装 | 第23-25页 |
| ·分级鸟枪法策略 | 第25-26页 |
| ·全基因组鸟枪法策略 | 第26-27页 |
| ·人类基因组复杂序列区域 | 第27-39页 |
| ·人类基因组组装序列 | 第27-29页 |
| ·全基因组鸟枪法组装序列 | 第29页 |
| ·人类基因组重复序列 | 第29-31页 |
| ·目前的人类基因组测序缺口 | 第31-34页 |
| ·测序缺口存在的原因及已有解决方法 | 第34-37页 |
| ·纳米粒子PCR与原子力显微成像技术 | 第37-39页 |
| ·关于本论文 | 第39-41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9-40页 |
| ·章节安排 | 第40-41页 |
| 2 目标测序缺口的扩增与测序 | 第41-63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8页 |
| ·目标测序缺口的选择 | 第42-43页 |
| ·PCR反应体系 | 第43-45页 |
| ·引物设计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 ·DNA纯化方法 | 第46-47页 |
| ·DNA测序方法 | 第47-48页 |
| ·实验过程与结果 | 第48-62页 |
| ·两侧序列分析 | 第48-52页 |
| ·常规PCR扩增基因组 | 第52-53页 |
| ·纳米粒子PCR扩增基因组与扩增产物测序 | 第53-56页 |
| ·纳米粒子PCR与巢式PCR相结合 | 第56-59页 |
| ·引物步移法测序 | 第59-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3 目标测序缺口的克隆与测序 | 第63-93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3-68页 |
| ·PCR扩增 | 第63-64页 |
| ·克隆体系与方法 | 第64-66页 |
| ·DNA分子的原子力显微成像 | 第66-68页 |
| ·实验过程与结果 | 第68-91页 |
| ·引物步移法测序遇到的困难 | 第68页 |
| ·复杂序列区域的扩增特性 | 第68-74页 |
| ·扩增产物的克隆及测序 | 第74-81页 |
| ·序列的验证 | 第81-85页 |
| ·扩增产物的特殊二级结构 | 第85-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 4 序列分析与讨论 | 第93-105页 |
| ·序列分析 | 第93-99页 |
| ·序列基本特征 | 第93-94页 |
| ·重复序列分析 | 第94-95页 |
| ·重复序列与扩增非特异性 | 第95-98页 |
| ·十字型二级结构分子序列分析 | 第98-99页 |
| ·与全基因组鸟枪法组装序列的比较 | 第99-103页 |
| ·全基因组鸟枪法组装序列 | 第99-101页 |
| ·测序缺口长度差异的讨论 | 第101-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105-109页 |
| ·总结 | 第105-106页 |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106页 |
| ·展望 | 第106-10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9-117页 |
| 附录A | 第117-119页 |
| 附录B | 第119-123页 |
| 致谢 | 第123-12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5-129页 |
| 附录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