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纯粹经济损失的基础理论 | 第10-30页 |
第一节 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 | 第10-14页 |
一、纯粹经济损失概念的界定 | 第10-13页 |
二、纯粹经济损失概念的实证分析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纯粹经济损失的法律属性——纯粹经济损失与法益之间的关系 | 第14-17页 |
一、关于"法益"的界定 | 第14-15页 |
二、纯粹经济损失与法益的关系 | 第15-16页 |
三、结论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纯粹经济损失的类型化 | 第17-20页 |
一、纯粹经济损失表现形态的类型化 | 第17-19页 |
二、纯粹经济损失请求权基础的类型化 | 第19-20页 |
第四节 影响纯粹经济损失获赔的因素 | 第20-30页 |
一、正义理论对纯粹经济损失获赔的影响 | 第21-25页 |
二、公共政策对纯粹经济损失获赔的影响 | 第25-29页 |
三、结论 | 第29-30页 |
第二章 纯粹经济损失救济模式的比较法观察 | 第30-50页 |
第一节 法国法 | 第30-34页 |
一、法国契约法对纯粹经济损失的救济模式 | 第30-32页 |
二、法国侵权法对纯粹经济损失的救济模式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德国法 | 第34-41页 |
一、德国契约法对纯粹经济损失的救济模式 | 第34-39页 |
二、德国侵权法对纯粹经济损失的救济模式 | 第39-41页 |
第三节 英国法 | 第41-46页 |
一、英国法上对于纯粹经济损失的救济途径总述 | 第41-42页 |
二、拒绝赔偿纯粹经济损失阶段——排除性规则的适用 | 第42-43页 |
三、注意义务中的可预见标准的确立 | 第43-44页 |
四、排除规则的突破——Hedley案有关特殊关系原则的确立 | 第44-45页 |
五、过失侵害纯粹经济损失认定规则的进一步发展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各国纯粹经济损失救济模式的分析总结 | 第46-50页 |
一、多元化救济模式的类型 | 第46-48页 |
二、各国多元化救济模式的成因 | 第48-50页 |
第三章 我国对于纯粹经济损失救济模式的本土化移植 | 第50-57页 |
第一节 我国民法对纯粹经济损失问题的立法现状 | 第50-54页 |
一、我国合同法上的相关规定 | 第50-51页 |
二、我国侵权法上的相关规定 | 第51页 |
三、我国特别法上的相关规定 | 第51-53页 |
四、结论 | 第53-54页 |
第二节 纯粹经济损失赔偿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内的构建 | 第54-57页 |
一、纯粹经济损失获偿的救济路径选择 | 第54-55页 |
二、纯粹经济损失在未来民法典中的设计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