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商标叙述性合理使用基本概念的初步界定 | 第11-15页 |
第一节 叙述性合理使用的语义辨析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叙述性合理使用的概念矫正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叙述性合理使用与商标权限制关系的反思 | 第15-26页 |
第一节 商标权限制之于权利冲突的价值 | 第15-21页 |
一、权利冲突探微 | 第15-17页 |
二、商标权限制的正当性解析 | 第17-21页 |
第二节 叙述性合理使用与商标权限制关系的探幽 | 第21-26页 |
一、叙述性合理使用的产生原因 | 第21-22页 |
二、叙述性合理使用与商标权限制的关系定位 | 第22-26页 |
第三章 与商标侵权理论关系厘定之一:叙述性合理使用与混淆可能 | 第26-36页 |
第一节 混淆可能于侵权层面的价值定位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叙述性合理使用与混淆可能:公共利益冲突价值权衡 | 第27-33页 |
一、叙述性合理使用与混淆可能:促进竞争和保护消费者的内在矛盾 | 第28-30页 |
二、叙述性合理使用与混淆可能:促进竞争和保护消费者的辩证统一 | 第30-33页 |
第三节 混淆可能之于商标叙述性合理使用的价值 | 第33-36页 |
一、实体上:商标叙述性合理使用独立于混淆可能 | 第33-35页 |
二、程序上:商标叙述性合理使用仅以混淆可能为适用前提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与商标侵权理论关系厘定之二:叙述性合理使用与反淡化保护 | 第36-42页 |
第一节 反淡化于商标侵权层面的价值定位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叙述性合理使用与反淡化保护的辩证关系 | 第37-42页 |
一、叙述性合理使用:反淡化立法中的抗辩事由 | 第38-40页 |
二、特定“驰名商标”:叙述性合理使用与反淡化权衡的特殊性 | 第40-42页 |
三、社会公共利益:叙述性合理使用与反淡化权衡的根本落脚点 | 第42页 |
第五章 我国商标叙述性合理使用的立法及建议 | 第42-53页 |
第一节 我国商标叙述性合理使用的立法现状及评析 | 第42-47页 |
一、我国商标叙述性合理使用的立法现状 | 第42-45页 |
二、对我国现行法律及“第三次修改稿”第114条规定的评析 | 第45-47页 |
第二节 商标叙述性合理使用国外立法及判例的借鉴 | 第47-50页 |
一、叙述性合理使用得否内置于商标权限制立法之考量 | 第47-48页 |
二、叙述性合理使用得运用于“混淆”和“淡化”层面之考量 | 第48-49页 |
三、对叙述性合理使用与混淆可能关系态度之考量 | 第49-50页 |
第三节 我国叙述性合理使用立法建议:结合商标法“第三次修改稿” | 第50-53页 |
一、考量商标叙述性合理使用之适用国情 | 第50-51页 |
二、澄清叙述性合理使用与“善意”等之关系 | 第51页 |
三、澄清叙述性合理使用与“混淆可能”之关系 | 第51-52页 |
四、确立叙述性合理使用的基本判断标准 | 第52-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