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共同犯罪中止的完善
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共同犯罪中止之理论探讨 | 第9-19页 |
一、我国关于共同犯罪中止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二、境外关于共同犯罪中止的主要理论 | 第14-17页 |
(一) 准中止犯理论 | 第14-15页 |
(二) 共犯关系脱离理论 | 第15-17页 |
三、笔者观点——共同犯罪中止的一般要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共同犯罪中止之司法认定 | 第19-35页 |
一、复杂共同犯罪中止分类解析 | 第20-30页 |
(一) 组织犯的中止 | 第20-22页 |
(二) 实行犯的中止 | 第22-25页 |
(三) 帮助犯的中止 | 第25-27页 |
(四) 教唆犯的中止 | 第27-30页 |
二、与共同犯罪中止相关的其他问题 | 第30-35页 |
(一) 为阻止共犯继续犯罪而使用暴力的认定 | 第30-31页 |
(二) 中止与预备、未遂、既遂并存的问题 | 第31-32页 |
(三) 共同不作为犯的犯罪中止问题 | 第32-33页 |
(四) 中止行为与未遂是否必须有因果关系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共同犯罪中止之立法完善 | 第35-42页 |
一、国外关于共同犯罪中止的主要立法例 | 第35-38页 |
(一) 德日刑法关于共同犯罪中止的规定 | 第35-36页 |
(二) 其他一些国家关于共同犯罪中止的规定 | 第36-38页 |
二、我国关于共同犯罪中止的立法概述 | 第38-40页 |
(一) 我国港澳台地区关于共同犯罪中止的规定 | 第38-39页 |
(二) 我国大陆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中止的规定 | 第39-40页 |
三、立法之完善 | 第40-42页 |
(一) 立法完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40-41页 |
(二) 立法完善的具体建议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