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7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7页 |
| ·发光细菌法的测定原理 | 第16页 |
| ·发光细菌法在水环境污染物毒性测定中的应用 | 第16-21页 |
| ·发光细菌法在土壤环境污染物毒性检测中的应用 | 第21-26页 |
| ·发光细菌法与其他生物测试方法的比较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立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 第27-30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28页 |
| ·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8页 |
| ·技术路线框图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青海弧菌Q67 毒性测试方法的建立 | 第30-47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1-34页 |
| ·基本方法 | 第31-32页 |
| ·研究Q67 在不同背景溶液中的发光特性 | 第32页 |
| ·研究不同pH对Q67 发光的影响 | 第32页 |
| ·不同土壤提取溶液对Q67 发光的影响 | 第32-33页 |
| ·不同背景溶液对青海弧菌Q67 测定的Cu毒性的影响 | 第33页 |
| ·MES和MOPS对细菌发光的影响 | 第33页 |
| ·菌悬液的发光值对Q67 测定Cu的毒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5页 |
| ·研究Q67 在不同背景溶液中的发光特性 | 第34-35页 |
| ·不同暴露时间和pH对Q67 发光的影响 | 第35-37页 |
| ·不同样品溶液对Q67 发光的影响 | 第37-42页 |
| ·不同背景溶液对青海弧菌Q67 测定的Cu毒性的影响 | 第42页 |
| ·MES和MOPS对Q67 细菌发光的影响 | 第42-43页 |
| ·菌悬液的发光值对Q67 测定Cu的毒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 ·小结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方法在土壤中的应用 | 第47-62页 |
| ·引言 | 第47-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 ·溶液配制 | 第48页 |
| ·毒性测定 | 第48页 |
| ·数据处理 | 第48-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61页 |
| ·溶液中Cu的形态 | 第49-51页 |
| ·阳离子和pH对溶液中Cu毒性的影响 | 第51-55页 |
| ·讨论 | 第55-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土壤中铜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影响因素 | 第62-76页 |
| ·引言 | 第6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6页 |
| ·土壤采集 | 第62-64页 |
| ·土壤处理 | 第64页 |
| ·发光菌毒性测试方法 | 第64-65页 |
| ·剂量-效应数据拟合 | 第65-66页 |
| ·结果 | 第66-70页 |
| ·我国17 个土壤Cu的剂量-效应曲线和毒性阈值 | 第66-68页 |
| ·Cu毒性阈值的回归模型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68-70页 |
| ·讨论 | 第70-74页 |
| ·土壤性质对土壤中Cu毒性的影响 | 第70-73页 |
| ·土壤性质对Cu的形态的影响 | 第73-74页 |
| ·土壤性质对生物体的作用 | 第74页 |
| ·小结 | 第74-76页 |
| 第六章 土壤中镍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影响因素 | 第76-88页 |
| ·引言 | 第7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6-77页 |
| ·土壤采集 | 第76-77页 |
| ·土壤处理 | 第77页 |
| ·发光菌毒性测试方法 | 第77页 |
| ·剂量-效应数据拟合 | 第77页 |
| ·结果 | 第77-83页 |
| ·我国17 个土壤的剂量-效应曲线和毒性阈值 | 第77-79页 |
| ·Ni毒性阈值的回归模型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79-83页 |
| ·讨论 | 第83-87页 |
| ·土壤性质对土壤中Ni毒性的影响 | 第83-85页 |
| ·土壤性质对土壤中Ni形态的影响 | 第85-87页 |
| ·小结 | 第87-88页 |
| 第七章 发光细菌法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第88-99页 |
| ·引言 | 第8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8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8-97页 |
| ·我国土壤中Cu和Ni的微生物毒性 | 第88-90页 |
| ·利用不同方法测定的我国土壤中Cu和Ni的毒性阈值 | 第90-96页 |
| ·经验回归方程的验证 | 第96-97页 |
| ·小结 | 第97-99页 |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第99-101页 |
| ·主要试验结果 | 第99-100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00页 |
| ·下一步研究设想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4页 |
| 作者简历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