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设计论文

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过渡段的抗震设计分析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引言第11-19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地铁的震害实例及震害发生的原因第12-14页
     ·地铁车站的震害第12-13页
     ·地铁区间隧道的震害第13-14页
     ·地铁震害的原因第14页
   ·地下结构的震害特征第14-19页
     ·地铁车站震害特征第16页
     ·区间隧道震害特征第16-17页
     ·盾构隧道震害特征第17-19页
2 研究现状分析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37页
   ·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的分类第19-25页
   ·土的动力模型第25-27页
   ·土-地下结构体系动力响应的理论第27-31页
     ·波动法第28页
     ·相互作用法第28-31页
   ·动力响应的边界条件第31-33页
   ·土-结构的接触面模拟第33-35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第35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5-37页
3 地震作用下土的特性分析以及土-结构体系的相互作用第37-45页
   ·引言第37-39页
   ·土的动力本构模型第39页
   ·地震作用下土层的动力响应计算第39-43页
     ·土层动力计算方法简述第39-40页
     ·Biot动力固结方程第40-43页
   ·土-结构体系的动力分析第43-45页
     ·基本假设第43页
     ·土-地下结构体系动力分析的基本方程第43-45页
4 地震荷载下土-地下结构体系动力模型第45-61页
   ·引言第45页
   ·模型概况第45-46页
   ·模型模拟区间及材料特性参数第46-48页
   ·人工边界的处理第48-54页
     ·粘性动力人工边界第49页
     ·粘弹性动力人工边界第49-53页
     ·粘性人工边界的有限元实现第53-54页
   ·地震波的选择输入第54-55页
   ·有限元软件MIDAS简介第55-61页
     ·分析方法的选取第56-57页
     ·结构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第57-58页
     ·数值分析方法第58-61页
5 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过渡段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分析第61-91页
   ·动力分析步骤第61-62页
   ·结构截面剪切刚度第62-64页
   ·过渡段监测点布置第64-65页
   ·过渡段的计算结果分析第65-87页
     ·地铁车站结构模型的动力响应分析第66-80页
     ·区间隧道结构模型的动力响应分析第80-87页
   ·本章小结第87-9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结论第91-92页
   ·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作者简历第99-10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叉口行人二次过街方案及其对行人延误的影响
下一篇:热力浅埋暗挖隧道大推力固定支架作用机理的数值模拟及原位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