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问题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研究 | 第13-17页 |
·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互为依托 | 第14-15页 |
·大众对教育的需求与教育供给互为依托 | 第15页 |
·高等教育发展与法律保障互为依托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历史必然性 | 第18-25页 |
·扩招客观原因分析 | 第18-20页 |
·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才培养 | 第18-19页 |
·满足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第19页 |
·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需求 | 第19-20页 |
·扩招意义和功能分析 | 第20-23页 |
·扩招意义分析 | 第20-22页 |
·扩招功能分析 | 第22-23页 |
·扩招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四川高校扩招的动因和发展概况 | 第25-31页 |
·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为四川高校扩招提供了契机 | 第25页 |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高校扩招的步伐 | 第25-26页 |
·四川高校扩招的基本现状分析 | 第26-31页 |
·四川高等教育规模 | 第26-28页 |
·专业结构与设置 | 第28-29页 |
·学校布局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四川高校扩招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1-36页 |
·教育资源难以满足扩招需求 | 第31页 |
·扩招带来教学质量的问题 | 第31-33页 |
·高校专任教师总量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 第32页 |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 第32-33页 |
·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第33-35页 |
·学科专业发展不平衡 | 第33-34页 |
·学科专业未适应市场需求 | 第34页 |
·对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发展重视不够 | 第34-35页 |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和“知识性失业”的问题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四川高校扩招良性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分析 | 第36-50页 |
·政府要提高教育支出水平,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第36-37页 |
·社会多渠道筹资,实现教育投资多元化 | 第37-38页 |
·动员社会人士捐赠 | 第37页 |
·利用自身的优势筹集资金 | 第37页 |
·利用发行债券、股票市场等方式筹集资金 | 第37-38页 |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与学科结构 | 第38-40页 |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例 | 第38页 |
·积极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 | 第38-39页 |
·发展和保持特色学科 | 第39页 |
·推动学科结构的非均衡可持续发展 | 第39-40页 |
·注重教师培养,教学质量上加强监督措施 | 第40-44页 |
·建立健全教师聘用制度 | 第40-42页 |
·加强管理,优化师资 | 第42页 |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 第42-43页 |
·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 | 第43-44页 |
·实行“开门办学”,与市场对接,解决社会的急需专业人才培养 | 第44-50页 |
·转变观念,确立新的教学质量观 | 第44-45页 |
·改革教学,拓展学生学习潜能 | 第45-46页 |
·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社会体系 | 第46-47页 |
·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营造宽松就业环境 | 第47-5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