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6页 |
| ·药物毒理基因组学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 ·药物毒理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 ·药物毒理基因组学在临床安全用药中的应用 | 第19-22页 |
| ·基因芯片的模式信息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22-27页 |
| ·模式比较技术 | 第23-26页 |
| ·模式分类技术 | 第26-27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7-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6页 |
| 第二章 基因芯片模式比较研究实例:黄曲霉素肝毒性检测方法研究 | 第36-57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 ·实验动物与材料 | 第36页 |
| ·动物处理 | 第36-37页 |
| ·组织收集、血清化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37页 |
| ·样本RNA抽提和纯化 | 第37页 |
| ·样本RNA扩增和标记 | 第37页 |
| ·芯片杂交和结果扫描 | 第37-38页 |
| ·芯片测试和数据分析 | 第38-39页 |
| ·qRT-PCR实验 | 第39页 |
| ·实验结果 | 第39-46页 |
| ·体重变化 | 第39-40页 |
| ·生化检测结果 | 第40-41页 |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41页 |
| ·基因表达分析 | 第41-42页 |
| ·功能分析 | 第42-46页 |
| ·讨论 | 第46-52页 |
| ·基因芯片有望提供肝毒性的灵敏检测指标 | 第46-47页 |
| ·黄曲霉素B_1对大鼠肝脏的影响 | 第47-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第三章 基因芯片模式分类所需样本量问题研究 | 第57-70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方法和材料 | 第57-61页 |
| ·数据集 | 第57-58页 |
| ·统计分析 | 第58-61页 |
| ·信噪比范围(SSNR) | 第61页 |
| ·模型评价指标 | 第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8页 |
| ·训练集样本量对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 | 第62-64页 |
| ·终点可预测性的评价指标(SSNR) | 第64-66页 |
| ·SSNR指导训练集样本量选择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 第四章 基因芯片分类预测模型的应用域问题研究 | 第70-81页 |
| ·引言 | 第70页 |
| ·方法和材料 | 第70-75页 |
| ·数据集 | 第70-72页 |
| ·模型的应用域 | 第72-73页 |
| ·统计分析 | 第73-75页 |
| ·结果 | 第75-78页 |
| ·讨论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
| 第五章 基因芯片分类预测模型的预测可信度问题研究 | 第81-91页 |
| ·引言 | 第81页 |
| ·方法和材料 | 第81-84页 |
| ·数据集 | 第81-83页 |
| ·预测可信度 | 第83页 |
| ·统计分析 | 第83-84页 |
| ·结果 | 第84-88页 |
| ·讨论 | 第88-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
| 第六章 基因芯片模式分类研究实例:8种药物的肝毒性预测研究 | 第91-113页 |
| ·引言 | 第91-92页 |
| ·药物毒性预测研究的可行性 | 第92-97页 |
| ·方法和材料 | 第92页 |
| ·训练集样本量考察 | 第92-94页 |
| ·模型的应用域考察 | 第94-95页 |
| ·预测可信度问题研究 | 第95-97页 |
| ·不同平台基因芯片分类预测结果的一致性研究 | 第97-110页 |
| ·方法和材料 | 第97-100页 |
| ·多分类预测结果的可比性 | 第100-104页 |
| ·预测特征基因的可传递性 | 第104-107页 |
| ·预测模型的可传递性 | 第107-11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13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6页 |
| 作者简历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