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歌研究--20世纪以来甘青汉语故事歌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24页 |
第一节 “故事歌”概念的提出和界定 | 第9-12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16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16-19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其他 | 第19-24页 |
第一章 故事歌文体与演变 | 第24-32页 |
第一节 故事歌文体 | 第24-28页 |
第二节 故事歌演变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章 故事歌文本类型 | 第32-42页 |
第一节 关于故事歌文本 | 第32-35页 |
第二节 记录文本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加工文本 | 第37-39页 |
第四节 版本问题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故事歌文本特征 | 第42-55页 |
第一节 叙事特征 | 第42-46页 |
第二节 程式运用 | 第46-48页 |
第三节 主体间性 | 第48-51页 |
第四节 文本间性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故事歌文本表演 | 第55-65页 |
第一节 表演语境 | 第55-57页 |
第二节 表演权利 | 第57-58页 |
第三节 表演特性 | 第58-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故事歌情节类型 | 第65-110页 |
第一节 历史传奇故事歌 | 第65-73页 |
一、大传国书类 | 第65-68页 |
二、小传家书类 | 第68-70页 |
三、历史新编类 | 第70-73页 |
第二节 爱情婚姻故事歌 | 第73-99页 |
一、爱情殉难型 | 第73-78页 |
二、婚姻不满型 | 第78-86页 |
三、劫后团圆型 | 第86-92页 |
四、才子佳人型 | 第92-94页 |
五、相思幽会型 | 第94-97页 |
六、情人送别型 | 第97-99页 |
第三节 日常生活故事歌 | 第99-110页 |
一、生活苦情型 | 第100-103页 |
二、生活戏谑型 | 第103-106页 |
三、伦理教化型 | 第106-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六章 故事歌主题类型 | 第110-117页 |
第一节 “主题”概念阐释 | 第110-112页 |
第二节 主题类型解析 | 第112-116页 |
一、行孝型 | 第112-113页 |
二、骂媒人型 | 第113-114页 |
三、团圆型 | 第114页 |
四、相思型 | 第114-115页 |
五、施虐性 | 第115-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七章 故事歌审美特征 | 第117-129页 |
第一节 自由灵便的口头叙事 | 第117-119页 |
第二节 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 | 第119-121页 |
第三节 充溢期间的悲剧精神 | 第121-124页 |
第四节 诙谐幽默的喜剧效果 | 第124-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结语 | 第129-133页 |
附录一 | 第133-135页 |
附录二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