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20页 |
·金融聚集的内涵 | 第9-14页 |
·产业集聚的内涵 | 第9-10页 |
·金融聚集的内涵 | 第10-12页 |
·金融聚集的特点 | 第12-13页 |
·产业集聚与金融聚集的比较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金融聚集的意义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国内外对金融聚集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0-28页 |
·国内外对金融聚集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20页 |
·国外对金融聚集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金融聚集研究中地理因素的引入 | 第20-22页 |
·金融中心的研究 | 第22-23页 |
·金融产业聚集的研究 | 第23-25页 |
·国内对金融聚集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5-28页 |
3 金融聚集的内在动因及其对实体经济机制研究的影响 | 第28-40页 |
·金融聚集随着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发展 | 第28-29页 |
·金融发展有利于产业集聚提高自身的生产力要素 | 第28页 |
·金融聚集为产业集聚提供资本需求 | 第28-29页 |
·区域金融聚集的形成 | 第29-31页 |
·区域金融聚集形成的基础 | 第29-30页 |
·金融聚集的动因促进金融聚集的形成 | 第30-31页 |
·区域金融产业的发展阶段及其演变 | 第31-32页 |
·金融的高流动性有利于加快区域金融聚集 | 第32-33页 |
·区域金融聚集对实体经济机制研究的影响 | 第33-40页 |
·区域金融聚集效益 | 第33-34页 |
·区域金融扩散效益 | 第34-35页 |
·区域金融溢出效应 | 第35-38页 |
·金融聚集的金融功能有利于推动实体经济增长 | 第38-40页 |
4 金融聚集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40-44页 |
·金融聚集过程的四个阶段 | 第40-41页 |
·金融聚集的路径依赖与体制约束 | 第41-42页 |
·金融聚集的路径依赖 | 第41页 |
·金融聚集的体制约束 | 第41-42页 |
·影响金融聚集的因素 | 第42页 |
·创新时机 | 第42页 |
·区域环境 | 第42页 |
·产业特征 | 第42页 |
·偶然因素 | 第42页 |
·政府支持 | 第42页 |
·产业集聚模式的比较 | 第42-44页 |
5 金融中心的形成与政府功能 | 第44-49页 |
·金融中心的形成 | 第44-46页 |
·金融中心的概念 | 第44-45页 |
·金融中心的形成原因 | 第45页 |
·金融中心的类型与特征 | 第45-46页 |
·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功能 | 第46-49页 |
·由政府功能形成的金融中心的特点 | 第47页 |
·政府主导功能促进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 第47-49页 |
6 金融聚集效应的实证研究——以贵州省各地、州、市为例 | 第49-63页 |
·贵州省各地、州、市金融聚集现象 | 第49-56页 |
·贵州省各地、州、市GDP 梯度分析 | 第49页 |
·层次分析法原理与步骤 | 第49-52页 |
·贵州省各地、州、市金融聚集分析 | 第52-56页 |
·各地、州、市金融聚集与经济梯度形成之间的关系检验 | 第56-63页 |
·贵州省各地、州、市经济梯度主要指标 | 第57-58页 |
·金融集聚指数与经济梯度指标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检验 | 第58-63页 |
7 总结、思路与对策 | 第63-68页 |
·主要结论 | 第63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3-64页 |
·思路与对策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