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有效文献统计 | 第9页 |
·我国网络舆论的研究概述 | 第9-10页 |
·本文框架结构和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10-11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2 关于网络舆论 | 第12-18页 |
·网络舆论定义 | 第12页 |
·网络舆论的特点 | 第12-15页 |
·网络舆论的作用 | 第15-18页 |
3 网络热点事件到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 | 第18-22页 |
·网络舆论热点的实际案例 | 第18-19页 |
·网络舆论热点的生成 | 第19-22页 |
·网络热点事件自身具有热点形成的要素 | 第19-20页 |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对网络舆论热点的形成和推动作用 | 第20-22页 |
4 网络舆论的预警 | 第22-29页 |
·网络舆论监测 | 第22页 |
·网络舆论的预警 | 第22-24页 |
·网络舆论预警的内容 | 第24页 |
·网络舆论级别划分 | 第24-25页 |
·网络舆论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25-26页 |
·网络舆论不同传播阶段的特点 | 第25页 |
·网络舆论不同传播阶段的预警重点 | 第25-26页 |
·网络舆论预警指标建立的原则 | 第26页 |
·网络舆论预警的指标体系 | 第26-27页 |
·网络舆论预警的相关技术 | 第27-29页 |
·搜索引擎及相关技术 | 第27-28页 |
·数据挖掘及相关技术 | 第28-29页 |
5 维护网络舆论安全的措施 | 第29-45页 |
·构建网络信息公开系统 | 第29-30页 |
·建立网络新闻发布制度,培养网络新闻发言人 | 第30-34页 |
·我国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发展历程 | 第31-32页 |
·我国当前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注重网络传播理论的运用 | 第34-36页 |
·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理论的活用 | 第34页 |
·重视网络互动中意见领袖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 第34-35页 |
·加强商业网站把关人建设 | 第35-36页 |
·重视以微博客为代表的新传播方式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 第36-41页 |
·微博客的内容特点和用户特征 | 第36-38页 |
·微博客的舆论影响机制 | 第38-39页 |
·微博客对舆论生成的影响力来源 | 第39-41页 |
·微博客对网络舆论生成模式的影响 | 第41页 |
·增强法制建设,规范网络行为 | 第41-45页 |
6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