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研究综述第12-19页
     ·我国氮肥利用率情况第12-13页
     ·提高N 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氮代谢相关的酶和基因第14-17页
       ·氮代谢关键酶的生理机制第14-15页
       ·氮代谢关键基因第15-16页
       ·氮素代谢关键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荧光PCR 技术第17-19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7页
       ·实时荧光定量 PCR 的特点及优缺点第17-18页
       ·实时荧光定量 PCR 的应用与展望第18-1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
 参考文献第19-23页
第二章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物质生产特性第23-30页
   ·前言第23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4页
     ·供试地点第23页
     ·供试品种第23页
     ·试验设计第23页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第23页
     ·数据分析第23-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27页
     ·不同氮效型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第24-25页
     ·不同氮效基因型水稻的物质积累量的差异第25-27页
       ·不同氮效基因型水稻的物质积累量的差异第25-26页
       ·成熟期不同氮效基因型水稻各器官的物质积累量的差异第26-27页
   ·小结与讨论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0页
第三章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差异分析第30-42页
   ·前言第30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1页
     ·供试地点第30页
     ·供试品种第30页
     ·试验设计第30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0-31页
       ·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测定第30-31页
       ·硝酸还原酶(NR)的测定第31页
       ·谷氨酸合酶(GOGAT)的测定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差异分析第31-34页
       ·不同时期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差异分析第31-33页
       ·不同氮水平下谷氨酰胺合成酶(GS)动态分析第33-34页
     ·硝酸还原酶(NR)活性差异第34-36页
       ·不同时期叶片NR 活性的差异分析第34-35页
       ·不同氮水平下硝酸还原酶(NR)动态分析第35-36页
     ·谷氨酸合酶(GOGAT )活性差异分析第36-38页
       ·不同时期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的差异分析第36-37页
       ·不同氮水平下谷氨酸合酶(GOGAT)动态分析第37-38页
   ·小结与讨论第38-40页
     ·不同氮效型水稻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差异第38-39页
     ·不同氮效型水稻硝酸还原酶的差异第39页
     ·不同氮效型水稻谷氨酸合成酶的差异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第四章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成熟期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第42-51页
   ·前言第42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4页
     ·供试地点第42页
     ·供试品种第42页
     ·试验设计第42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42-44页
       ·组织总RNA 制备第42页
       ·cDNA 合成第42-43页
       ·PCR 预扩增第43页
       ·荧光定量PCR 实验第43-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8页
     ·RNA 纯度和完整性分析第44页
     ·检测基因表达的准确性第44-45页
     ·铵吸收转运基因(OsATM)在成熟期的表达差异第45-46页
     ·编码N03-转运蛋白基因(OsNRT2)在成熟期的表达差异第46页
     ·编码N 素转移基因(GS)在成熟期的表达差异第46-47页
     ·编码铵再吸收基因(GOGAT)在成熟期的表达差异第47-48页
   ·小结与讨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4页
   ·结论第51-52页
     ·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物质生产特性第51页
     ·不同基因型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差异分析第51-52页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成熟期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第52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52-53页
   ·需要继续深化研究的问题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暖冬年型中筋小麦优质高产的适宜播期和密度研究
下一篇: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中度盐碱地蓖麻生育特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