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1 前言 | 第12-24页 |
·我国目前的气候状况 | 第12-14页 |
·气候变暖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第14-17页 |
·气候变暖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15页 |
·气候变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15-16页 |
·气候变暖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第16-17页 |
·小麦播期和密度的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播期对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第17-18页 |
·播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18-19页 |
·播期对穗数的影响 | 第18页 |
·播期对粒数的影响 | 第18-19页 |
·播期对粒重的影响 | 第19页 |
·播期对产量的影响 | 第19页 |
·播期对品质的影响 | 第19-20页 |
·密度对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第20-21页 |
·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 第21页 |
·密度对品质的影响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试验设计 | 第24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4-26页 |
·生育期 | 第24-25页 |
·产量及穗粒结构 | 第25页 |
·干物质积累、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 | 第25页 |
·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25页 |
·籽粒中淀粉含量测定 | 第25页 |
·籽粒蛋白质组分测定 | 第25页 |
·加工品质测定 | 第25页 |
·籽粒容重 | 第25-26页 |
·籽粒硬度 | 第26页 |
·花后剑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第26页 |
·花后剑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第26页 |
·花后剑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第26页 |
·花后剑叶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数据分析与方法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66页 |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第27-30页 |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0-41页 |
·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30-36页 |
·不同播期条件下冬前温度差异对产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播期和密度对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影响 | 第38-40页 |
·播期和密度对穗数和成穗率的影响 | 第38页 |
·播期和密度对穗部性状的影响 | 第38-39页 |
·播期和密度对粒重的影响 | 第39-40页 |
·产量三因素对籽粒产量贡献关系的分析 | 第40-41页 |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第41-52页 |
·对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41-46页 |
·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 第41-44页 |
·对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对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46-52页 |
·对籽粒容重、沉降值、硬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对籽粒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第49-51页 |
·对品质指标的离散性分析 | 第51-52页 |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植株形态生理的影响 | 第52-66页 |
·植株的形态指标 | 第52-60页 |
·茎蘖动态 | 第52-55页 |
·LAI | 第55-58页 |
·干物质积累量 | 第58-60页 |
·植株的生理特性 | 第60-66页 |
·花后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60-63页 |
·花后剑叶SOD、POD 活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花后剑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64-65页 |
·剑叶相关生理活性与产量的关系 | 第65-66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66-73页 |
·讨论 | 第66-71页 |
·暖冬年型优质小麦实现不同产量水平的播期与密度组合 | 第66-69页 |
·不同播期与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变化特征 | 第66-67页 |
·不同播期和密度条件下的小麦籽粒品质表现 | 第67-69页 |
·不同产量和品质条件下的播期和密度组合 | 第69页 |
·播期和密度影响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形态与生理机制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