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任务及思路 | 第15-17页 |
·研究任务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项群理论依据 | 第22-23页 |
·马滕斯论依据 | 第23页 |
·特质焦虑理论依据 | 第23-24页 |
·体育心理学 | 第2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定向运动 | 第24页 |
·运动成绩 | 第24页 |
·焦虑 | 第24页 |
·注意力 | 第24-25页 |
·意志力 | 第25页 |
·心理素质 | 第25页 |
·大学生定向运动员 | 第25页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现有研究的局限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27页 |
3 研究一:影响大学生定向运动员运动成绩主要心理素质指标确定和筛选 | 第27-38页 |
·研究简述 | 第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31页 |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研究工具 | 第28-30页 |
·研究过程 | 第30-31页 |
·结果分析 | 第31-38页 |
·KMO和Bartlett检验 | 第33页 |
·选择因子 | 第33-36页 |
·影响大学生定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心理素质的因子分析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页 |
4 研究二:定向运动员与非定向运动员(体育专业学生)以及不同性别大学生定向运动员主要心理素质的差异性分析 | 第38-53页 |
·研究简述 | 第38页 |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研究对象 | 第38页 |
·研究工具 | 第38-39页 |
·研究过程 | 第39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9-53页 |
·大学生定向运动员与非运动员(体育专业学生)之间心理素质各指标比较分析 | 第39-47页 |
·不同性别大学生定向运动员之间心理素质的比较分析 | 第47-53页 |
5 研究三:检验定向运动成绩与大学生定向运动员主要心理素质各指标的相关程度 | 第53-57页 |
·研究简述 | 第53-54页 |
·研究方法 | 第54页 |
·研究对象 | 第54页 |
·研究工具 | 第54页 |
·研究过程 | 第54页 |
·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定向运动员运动成绩与心理素质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54-56页 |
·影响大学生定向运动员主要心理素质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回归分析 | 第56-57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建议 | 第58-59页 |
7 本研究的局限及未来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