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斯和柱矢量光束光镊的微纳粒子光学捕获及操控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9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光镊的基本原理 | 第15-17页 |
·梯度力和散射力 | 第15-16页 |
·二维光学势阱和三维光学势阱 | 第16-17页 |
·捕获条件 | 第17页 |
·光镊技术的理论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几何光学理论模型 | 第18-20页 |
·电磁理论模型 | 第20页 |
·广义洛仑兹-米氏理论模型 | 第20-22页 |
·光镊技术的实验研究进展 | 第22-27页 |
·纳米材料领域的应用 | 第22-24页 |
·生物领域的应用 | 第24-27页 |
·胶体科学领域的应用 | 第27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2章 微纳粒子的光镊定向操控研究 | 第29-42页 |
·引言 | 第29页 |
·光镊实验装置 | 第29-30页 |
·光斑形状对微纳粒子定向操控的影响 | 第30-35页 |
·圆形光镊对粒子的定向操控 | 第30-33页 |
·线形光镊对粒子的定向操控 | 第33-35页 |
·激光偏振态对微纳粒子定向操控的影响 | 第35-40页 |
·光镊诱导PQ 定向生长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柱矢量光束与微纳粒子操控 | 第42-66页 |
·引言 | 第42页 |
·柱矢量光束的产生 | 第42-46页 |
·柱矢量光束的聚焦特性 | 第46-50页 |
·径向偏振光束聚焦特性 | 第47-49页 |
·方位角偏振光束聚焦特性 | 第49-50页 |
·基于柱矢量光束的模式可调新型光镊系统 | 第50-58页 |
·三模式光镊系统 | 第50-53页 |
·捕获能力分析 | 第53-58页 |
·三模式光镊系统操控微纳粒子 | 第58-65页 |
·金属粒子的捕获和操控 | 第58-61页 |
·热损伤实验研究 | 第61-63页 |
·光学精细操控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微纳粒子的光镊角向操控 | 第66-83页 |
·引言 | 第66页 |
·利用光场自旋角动量实现角向操控 | 第66-76页 |
·光致旋转的机理 | 第70-72页 |
·影响光致旋转的因素 | 第72-76页 |
·利用主动粒子操控从动粒子 | 第76-80页 |
·利用光场轨道角动量实现角向操控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5章 基于单光阱和多光阱的多粒子光学操控 | 第83-100页 |
·引言 | 第83页 |
·基于单光阱的多粒子操控 | 第83-94页 |
·多粒子的集体捕获和操控 | 第83-86页 |
·多粒子光致聚集-扩散动态过程 | 第86-92页 |
·多粒子的聚集翻转 | 第92-94页 |
·基于多光阱的多粒子操控 | 第94-99页 |
·多种一维光束阵列的实现 | 第94-97页 |
·多粒子的分立捕获和操控 | 第97-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结论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个人简历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