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温差电池、温差发电器论文

基于汽车尾气废热温差发电系统的车载电源能量管理系统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5页
     ·汽车尾气废热温差发电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车载电源系统研究现状第14-15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5-16页
第2章 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第16-25页
   ·温差发电的基本原理第16-19页
   ·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的结构第19-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温差发电模型的建立第25-43页
   ·温差发电的数学模型第25-31页
     ·热电模块的数学模型第25-26页
     ·热电模块的转化效率第26-27页
     ·温差发电器的模型第27-30页
     ·温差发电器的效率第30-31页
   ·温差发电器的优化第31-42页
     ·热电模块的优化第32页
     ·热电模块拓扑结构的优化第32-33页
     ·气箱的优化第33-39页
     ·冷却系统的优化第39-41页
     ·夹紧装置的优化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车载电源子系统模型的建立第43-57页
   ·蓄电池模型第43-49页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第43-44页
     ·蓄电池模型的建立第44-47页
     ·SOC的计算第47-49页
   ·交流发电机模型第49-53页
     ·交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第50页
     ·交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第50-52页
     ·交流发电机输出特性第52-53页
   ·温差发电器模型第53-54页
   ·车载电源系统模型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车载电源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第57-71页
   ·控制策略研究第57-61页
     ·系统控制策略分析第57-58页
     ·汽车行驶工况第58-59页
     ·电气负载工况第59-61页
   ·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第61-63页
     ·软件介绍第61-62页
     ·系统的仿真模型第62-63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63-70页
     ·白天高温仿真结果分析第63-66页
     ·不同电气负载的仿真比较第66-68页
     ·油耗分析第68-69页
     ·大功率电气负载仿真结果分析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全文总结第71页
   ·工作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尾气废热温差发电系统与三元催化器兼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GPRS远程配变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