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动足纵振复合超声驱动器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引言 | 第10页 |
·超声电机概述 | 第10-13页 |
·超声电机发展简史 | 第10-11页 |
·超声电机的特点 | 第11-12页 |
·超声电机的分类 | 第12-13页 |
·超声电机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超声电机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超声电机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旋转超声电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四驱动足纵振复合超声驱动器的理论基础 | 第19-34页 |
·引言 | 第19页 |
·超声驱动器方案的确定 | 第19-22页 |
·方案制定遵循的原则 | 第19-20页 |
·驱动器结构设计 | 第20-22页 |
·驱动器振动特性分析 | 第22-27页 |
·矩形金属梁纵振分析 | 第22-24页 |
·矩形金属梁弯振分析 | 第24-26页 |
·驱动器工作振型分析 | 第26-27页 |
·驱动器致动机理分析 | 第27-33页 |
·工作模态的激励原理 | 第27-28页 |
·驱动足运动轨迹分析 | 第28-31页 |
·驱动器四足驱动机理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四驱动足纵振复合超声驱动器的有限元分析 | 第34-50页 |
·引言 | 第34页 |
·超声驱动器材料的选择 | 第34-36页 |
·压电陶瓷材料的选择 | 第34-35页 |
·金属材料的选择 | 第35-36页 |
·纵振换能器的设计 | 第36-41页 |
·纵振换能器的结构 | 第36-37页 |
·纵振换能器的理论分析 | 第37-39页 |
·纵振换能器的仿真分析 | 第39-41页 |
·锯齿形弹簧块的有限元分析 | 第41-45页 |
·锯齿形弹簧块的结构设计 | 第41-42页 |
·弹簧块的等效弹性模量 | 第42-44页 |
·等效弹性模量对驱动器工作模态的影响 | 第44-45页 |
·超声驱动器的有限元分析 | 第45-48页 |
·超声驱动器的模态分析 | 第45-46页 |
·超声驱动器的谐响应分析 | 第46-47页 |
·超声驱动器的瞬态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四驱动足纵振复合超声驱动器的实验研究 | 第50-60页 |
·引言 | 第50页 |
·实验驱动器样机与和实验装置 | 第50-51页 |
·驱动器阻抗测试和阻抗匹配设计 | 第51-54页 |
·驱动器阻抗特性测量 | 第51-52页 |
·驱动器的阻抗匹配设计 | 第52-54页 |
·驱动器振型测试 | 第54-55页 |
·驱动器的运行性能测试 | 第55-58页 |
·简易实验平台的设计 | 第56页 |
·预紧力-转速性能测试 | 第56-57页 |
·电压-转速特性测试 | 第57页 |
·频率-转速特性测试 | 第57-58页 |
·转矩-转速特性测试 | 第58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仿真与实际的差异 | 第58-59页 |
·驱动足驱动能力的差异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