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综述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企业文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现代林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页 |
·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企业文化理论 | 第21-23页 |
·科学发展观 | 第23-25页 |
·现代林业理论 | 第25-26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现状及其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 | 第29-34页 |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现状 | 第29-30页 |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 | 第30-33页 |
·精神文化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新变化 | 第30-32页 |
·制度文化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新要求 | 第32页 |
·物质文化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新需要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影响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的因素分析 | 第34-41页 |
·现代林业建设对国有森工企业产生的影响 | 第34-35页 |
·影响国有森工企业文化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 第35-36页 |
·影响国有森工企业文化建设指标界定 | 第36-37页 |
·利用熵值法对影响国有森工企业文化建设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 第37-40页 |
·熵值法原理 | 第37-38页 |
·利用熵值法对影响国有森工企业文化建设因素的评价过程及结果 | 第38-39页 |
·利用熵值法对影响国有森工企业文化建设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构建现代林业视角下的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文化体系 | 第41-46页 |
·培育促进国有森工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共荣的精神文化体系 | 第41-42页 |
·价值观方面 | 第41页 |
·企业精神方面 | 第41-42页 |
·完善推进国有森工企业体制创新、高效运行的制度文化体系 | 第42-43页 |
·领导体制方面 | 第42页 |
·管理制度方面 | 第42-43页 |
·重塑引导国有森工企业注重民生、提升形象的物质文化体系 | 第43-45页 |
·产品方面 | 第43页 |
·企业生产环境与容貌方面 | 第43-44页 |
·技术设备现代化方面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6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的保障措施 | 第46-50页 |
·思想保障措施 | 第46-47页 |
·加强宣传,形成共识 | 第46页 |
·树立榜样,典型引导 | 第46-47页 |
·组织保障措施 | 第47页 |
·建立主管企业文化建设的机构和部门 | 第47页 |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文化工作者队伍 | 第47页 |
·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作用 | 第47页 |
·制度保障措施 | 第47-48页 |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 第48页 |
·建立激励机制 | 第48页 |
·资金保障措施 | 第48-49页 |
·设立专项资金 | 第48页 |
·拓宽筹资渠道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