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数控加工非球面技术及应用 | 第11-13页 |
·数控车削和磨削技术 | 第11-12页 |
·数控抛光技术 | 第12-13页 |
·非球面加工数控系统轨迹成形方法 | 第13-16页 |
·脉冲增量插补 | 第14页 |
·数据采样插补 | 第14-15页 |
·混合插补 | 第15页 |
·轨迹成形与非球面面形的关系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切线回转法加工高次非球面光学零件轨迹成形理论 | 第17-28页 |
·高次非球面子午剖面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 第17页 |
·切线回转法加工原理 | 第17-20页 |
·切线加工对工件表面局部面形误差的影响 | 第17-19页 |
·切线回转法加工非球面光学零件的原理 | 第19-20页 |
·切线回转法加工非球面轨迹成形控制数学模型 | 第20-27页 |
·非球面子午剖面曲线几何参数θ_i、ξ_i和ρ_i的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磨轮中心点位移参数x_(mi)、y_(mi)的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磨轮进给速度、加速度参数ω_m、v_(mxi)、v_(myi)、a_(mxi)的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控制参数计算公式汇总和非球面加工坐标运动设定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切线回转法加工高次非球面光学零件轨迹成形控制硬件设计 | 第28-41页 |
·切线回转法加工高次非球面数控磨床组成结构及技术要求 | 第28-30页 |
·支承组件 | 第28页 |
·工件轴组件 | 第28-29页 |
·磨轮轴组件 | 第29-30页 |
·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比较 | 第30-32页 |
·NC十PC的复合式结构 | 第30页 |
·PC+NC的递阶式结构 | 第30-31页 |
·全软件化结构 | 第31-32页 |
·基于UMAC的PC+NC结构控制系统设计 | 第32-38页 |
·控制系统结构组成 | 第32页 |
·UMAC运动控制器 | 第32-34页 |
·驱动器 | 第34页 |
·摆动轴力矩电机 | 第34-35页 |
·x,y轴直线电机 | 第35-36页 |
·反馈元件 | 第36-37页 |
·伺服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 第37-38页 |
·轨迹成形进给伺服控制系统 | 第38-40页 |
·电磁转矩控制 | 第39页 |
·转速和转角控制 | 第39-40页 |
·三轴联动伺服系统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切线回转法加工高次非球面光学零件轨迹成形控制软件设计 | 第41-56页 |
·PC数控应用软件系统的组成 | 第41-43页 |
·数控实时操作系统 | 第41-42页 |
·非实时域模块 | 第42页 |
·实时域模块 | 第42页 |
·实时域与非实时域模块间的信息传递 | 第42-43页 |
·人机交互功能模块设计 | 第43-50页 |
·启动显示模块设计 | 第43页 |
·主控制模块设计 | 第43-44页 |
·手动控制模块设计 | 第44-45页 |
·非球面加工控制模块设计 | 第45-47页 |
·球面加工控制模块设计 | 第47-49页 |
·磨边加工控制模块设计 | 第49页 |
·坐标定位及调整控制模块设计 | 第49-50页 |
·预期运动轨迹规划 | 第50页 |
·UMAC运动程序设计 | 第50-55页 |
·运动程序结构 | 第51-52页 |
·运动模式的选择 | 第52-54页 |
·电子凸轮算法 | 第54页 |
·运动程序实现方法 | 第54-55页 |
·PC与UMAC的通讯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切线回转法加工高次非球面光学零件轨迹成形控制实例仿真 | 第56-77页 |
·轨迹成形控制参数计算 | 第56-65页 |
·非球面子午剖面曲线几何参数θ_i、ξ_i和ρ_i | 第56-57页 |
·磨轮中心点运动位置参数θ_(mi)、x_(mi)、y_(mi)的计算 | 第57-61页 |
·控制时间△t_i计算 | 第61-62页 |
·运动控制速度、加速度计算 | 第62-64页 |
·参数D、ω_m、n与v_(mxi)、v_(myi)、a_(mxi)的关系 | 第64-65页 |
·x轴理想轨迹和控制轨迹的关系 | 第65-70页 |
·将非球面子午剖面曲线一分割 | 第65-67页 |
·将非球面子午剖面曲线二分割 | 第67-68页 |
·将非球面子午剖面曲线一百分割 | 第68-70页 |
·y轴理想轨迹和控制轨迹的关系 | 第70-75页 |
·将非球面子午剖面曲线一分割 | 第70-71页 |
·将非球面子午剖面曲线二分割 | 第71-73页 |
·将非球面子午剖面曲线一百分割 | 第73-75页 |
·x、y轴合成的理想轨迹和控制轨迹的逼近误差分析 | 第75-76页 |
·将非球面子午剖面曲线一分割 | 第75-76页 |
·将非球面子午剖面曲线一百分割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控制系统误差分析 | 第77-81页 |
·插补误差 | 第77-78页 |
·逼近误差 | 第77-78页 |
·圆整误差 | 第78页 |
·舍入误差 | 第78页 |
·单轴跟随误差 | 第78-80页 |
·y轴跟随误差 | 第79页 |
·x轴跟随误差 | 第79-80页 |
·z轴的跟随误差 | 第80页 |
·多轴协调误差 | 第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