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贸易史论文

近代湖南区域贸易与社会变迁(1860-1937)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2页
导论第12-35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2-16页
 第二节 学术回顾第16-28页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28-31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重点第31-32页
 第五节 文献资料的占有与整理第32-35页
第一章 清前期湖南的社会经济第35-50页
 第一节 人口第35-37页
 第二节 资源第37-40页
 第三节 商路第40-43页
 第四节 市场第43-50页
  一、全国市场的渐趋统一第43-45页
  二、传统市场的规模与结构第45-46页
  三、湖南区域内市场的发育第46-50页
第二章 近代湖南区域贸易的兴起第50-72页
 第一节 西方冲击第50-54页
  一、洋货冲击与湖南传统工商业的衰落第50-52页
  二、西方列强对湖南资源的掠夺第52-54页
 第二节 近代湖南区域贸易形态变迁第54-72页
  一、湖南区域贸易总量增长趋势第55-59页
  二、贸易性质变迁第59-64页
  三、进出口贸易结构变迁第64-68页
  四、贸易市场结构变迁第68-72页
第三章 近代湖南商业性农业的增长第72-102页
 第一节 湖南谷米生产与贸易第72-83页
  一、谷米生产的商品化第73-75页
  二、谷米贸易的长期增长第75-81页
  三、商业网络与米市形成第81-83页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作物的发展第83-97页
  一、杂粮第83-87页
  二、棉花第87-89页
  三、茶第89-91页
  四、桐油第91-94页
  五、木、竹第94-95页
  六、烟草第95-96页
  七、麻第96-97页
 第三节 湖南农产品贸易商人与商帮第97-102页
  一、外省商人及本土化第97-99页
  二、本土商人及组织的发展第99-102页
第四章 近代湖南特色手工业贸易与生产转型第102-123页
 第一节 多种外向型手工业贸易勃兴第102-111页
  一、爆竹业第103-105页
  二、瓷器第105-107页
  三、湘绣第107-109页
  四、夏布第109-111页
 第二节 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变迁第111-123页
  一、包买商和工场手工业的出现第112-116页
  二、技术的改进第116-118页
  三、同业公会第118-123页
第五章 湖南工矿业贸易与工业化的早期发展第123-155页
 第一节 矿业贸易与矿冶工业第124-137页
  一、矿业的外洋贸易第124-127页
  二、主要矿产品贸易第127-131页
  三、矿冶工业的近代化起步第131-137页
 第二节 技术设备的引进第137-141页
 第三节 多种工业行业的兴起与产品销售第141-149页
  一、湖南机器制造业的萌芽与发展第141-143页
  二、电力工业缓慢发展第143-145页
  三、纺织业的曲折发展第145-146页
  四、其他新兴工业的生产与销售第146-149页
 第四节 湖南工矿贸易组织第149-155页
  一、外商一洋行第149-150页
  二、客籍商帮第150-151页
  三、湘省第一家出口商:华昌公司第151-155页
第六章 近代湖南区域贸易与社会变迁第155-197页
 第一节 近代商业城市的兴起第155-165页
  一、影响近代城市化的因素第155-156页
  二、城市商业人口的集聚第156-157页
  三、城市商业空间的改造扩展第157-159页
  四、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第159-165页
 第二节 交通的近代化第165-171页
  一、近代航运第166-168页
  二、铁路的兴筑第168-170页
  三、公路的兴修第170-171页
 第三节 新社会阶层的形成第171-187页
  一、洋商与买办第171-175页
  二、新式商人阶层第175-183页
  三、工人阶级的产生和成长第183-185页
  四、社会新式职业者群体第185-187页
 第四节 近代湖南社会生活的变革第187-197页
  一、消费方式:奢糜之风的兴起第188-190页
  二、观念心理:由保守趋于进取第190-193页
  三、城市生活:娱乐生活渐趋丰富第193-197页
结论第197-202页
参考文献第202-212页
后记第212-214页

论文共2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众媒介偶像塑造的伦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Moore-Penrose逆在期权定价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