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上的知识生产--以社会化媒体为例的考察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25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9-15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第三节 文献回顾 | 第18-24页 |
注释 | 第24-25页 |
第一章 走向开放的知识生产 | 第25-39页 |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生产:概念界定 | 第26-29页 |
一、知识的形式 | 第26-27页 |
二、知识生产 | 第27-29页 |
第二节 知识生产的主体 | 第29-31页 |
一、"自我"的形成 | 第29-30页 |
二、"自我"与群体的联结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知识生产:开放的趋势 | 第31-36页 |
一、共同体的形成 | 第31-32页 |
二、走向开放的知识生产:历史回顾 | 第3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9页 |
第二章 社会化媒体:拓展的知识空间 | 第39-57页 |
第一节 拓展的网络空间 | 第40-46页 |
一、网络空间的开放性 | 第40-43页 |
二、非在场的信息知识流通 | 第43-44页 |
三、作为知识空间的社会化媒体 | 第44-46页 |
第二节 社会化媒体崛起 | 第46-53页 |
一、博客(BLOG) | 第46-47页 |
二、维基(WIKI) | 第47-49页 |
三、SNS社区 | 第49-50页 |
四、微博客(MICROBLOG) | 第50-51页 |
五、RSS聚合器与社会化标签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注释 | 第55-57页 |
第三章 社会化媒体上的知识生产主体 | 第57-73页 |
第一节 网络化个人书写 | 第57-64页 |
一、业余的崛起 | 第57-59页 |
二、自主的知识对话 | 第59-64页 |
第二节 社会化媒体中的知识分子 | 第64-70页 |
一、知识分子:基本界定 | 第64-66页 |
二、渐行渐近:知识分子与"业余"的关系 | 第66-67页 |
三、作为网络节点的精英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注释 | 第71-73页 |
第四章 社会化媒体的知识生产新模式 | 第73-93页 |
第一节 社会化生产:用户生产内容(UGC) | 第74-81页 |
一、"众包"(CROWDSOURCING) | 第75-77页 |
二、社会化生产 | 第77-81页 |
第二节 案例分析:TEDTOCHINA | 第81-89页 |
一、TED与TEDTOCHINA | 第81-84页 |
二、访谈与参与式观察 | 第84-87页 |
三、讨论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注释 | 第91-93页 |
第五章 知识生产的"公地":一种可能 | 第93-111页 |
第一节 知识生产的新规则 | 第95-102页 |
一、公地 | 第95-97页 |
二、知识产权调整 | 第97-99页 |
三、知识生产的新规则 | 第99-102页 |
第二节 案例:CREATIVE COMMONS | 第102-108页 |
一、CREATIVE COMMONS | 第103-105页 |
二、CREATIVE COMMONS的执行 | 第105-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注释 | 第109-111页 |
结语 | 第111-115页 |
一、走向知识共享时代 | 第111-112页 |
二、不足与讨论 | 第112-115页 |
附录 | 第115-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47页 |
后记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