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辛亥革命(1901~1911年)论文

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绪论第13-30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第13-15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5-26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第26-29页
 第四节 资料概述第29-30页
第一章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政局概况第30-38页
 第一节 立宪派、革命派之发展第30-32页
 第二节 宪政思潮发展概述第32-34页
 第三节 时人关于宪政改革步骤的论说第34-38页
第二章 清政府派遣考察团出洋考察决策的确立第38-75页
 第一节 日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第38-55页
  一、革命思潮高涨第39页
  二、宪政思潮勃兴第39-42页
  三、江浙立宪派的策动活动第42-47页
  四、政府官员关于日俄战争的大讨论第47-55页
 第二节 派遣考察团出洋考察上谕之颁布第55-63页
  一、袁世凯之奏请第55-57页
  二、选定考政大臣第57-63页
 第三节 遣使谕旨引发的国内外舆论反应第63-75页
  一、国内舆论第63-69页
  二、国外舆论第69-75页
第三章 考察团出行前的筹备第75-90页
 第一节 选拔随从人员第75-79页
 第二节 筹措考察经费第79-84页
 第三节 确定考察国别第84-90页
第四章 初师不利:吴樾谋刺五大臣及其影响第90-130页
 第一节 吴樾谋刺五大臣始末第90-94页
  一、筹划经过第90-91页
  二、车站惊弹第91-94页
 第二节 炸弹案引发的国内外舆论反应第94-102页
  一、立宪派的反应第94-98页
  二、革命派的回应第98-100页
  三、国外舆论反应第100-102页
 第三节 清政府对炸弹案的调查第102-107页
  一、初步调查第102-105页
  二、深入调查第105-107页
 第四节 炸弹案之影响第107-130页
  一、考察团重组第107-123页
  二、政府官员推进宪政改革之建言第123-130页
第五章 五大臣出洋考察实录第130-184页
 第一节 载泽、尚其亨、李盛铎考察团第132-153页
  一、出洋考察概况第132-139页
  二、日本之行第139-142页
  三、英国、法国、比利时之行第142-153页
 第二节 端方、戴鸿慈考察团第153-184页
  一、出洋考察概况第153-160页
  二、对政治制度的考察第160-163页
  三、对教育事业的考察第163-166页
  四、对工矿企业的考察第166-171页
  五、对公共事业的考察第171-176页
  六、与留学生接洽第176-180页
  七、宣慰华侨第180-182页
  八、端方与中外艺术交流第182-184页
第六章 五大臣出洋考察期间的政局演进及国内反应第184-202页
 第一节 政府内部立宪氛围趋于浓厚第184-188页
  一、清政府对宪政改革之预备第184-185页
  二、政府官员倡导宪政的热情趋于高涨第185-186页
  三、端方、戴鸿慈对地方大吏立宪期限态度的调查第186-188页
 第二节 立宪派的反应第188-197页
  一、上海立宪派对考察团的欢迎第188-192页
  二、立宪派舆论反应第192-197页
 第三节 革命派的反应第197-202页
第七章 考察团归国后的建言及各种编译书籍缕析第202-309页
 第一节 载泽、尚其亨、李盛铎考察团第202-226页
  一、奏折内容分析第202-209页
  二、各类著作编译、出版过程第209-214页
  三、若干部著作介绍第214-226页
 第二节 端方、戴鸿慈考察团第226-303页
  一、各类奏折及《欧美政治要义》撰述经过第226-237页
  二、奏折内容分析第237-265页
  三、《欧美政治要义》第265-287页
  四、《列国政要》及《列国政要续编》第287-303页
 第三节 两路考察团考察成果之对比第303-309页
  一、来源不同第303-305页
  二、政治建言侧重点不同第305-309页
第八章 五大臣出洋考察之评析第309-345页
 第一节 五大臣出洋考察之影响第309-336页
  一、考察团成员思想认识得到提升第309-317页
  二、中外关系史上的里程碑第317-326页
  三、推动政治改革全面展开第326-336页
 第二节 五大臣出洋考察之缺失第336-345页
  一、经费不足,使用缺少规划第337-338页
  二、人员选拔存在问题,考政大臣亦不团结第338-341页
  三、行程过于匆促,考察并不细致第341-345页
结语第345-353页
 第一节 立宪派·舆论第345-349页
 第二节 清末政治改革之困境第349-353页
附录 五大臣出洋考察团行程日表第353-365页
参考资料第365-377页
致谢第377-378页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第378页

论文共3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青集体记忆研究
下一篇: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干部训练研究:1932-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