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2.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2.1 自我控制的概念 | 第11-12页 |
2.2 自我控制的重要性 | 第12-13页 |
2.3 自我控制的理论 | 第13-18页 |
2.4 自我控制的干预方案 | 第18-21页 |
2.5 自我控制干预方案的突破口 | 第21-25页 |
3.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5-29页 |
3.1 研究整体设计 | 第25页 |
3.1.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25页 |
3.1.3 研究程序 | 第25页 |
3.2 研究一安徽地区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现状调查 | 第25-26页 |
3.2.1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3.2.2 研究假设 | 第26页 |
3.2.3 研究被试 | 第26页 |
3.2.4 研究工具 | 第26页 |
3.3 研究二自我控制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 | 第26-27页 |
3.3.1 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3.3.2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3.4 研究三自我控制团体辅导方案的实验研究 | 第27-29页 |
3.4.1 研究目的 | 第27-28页 |
3.4.2 研究假设 | 第28页 |
3.4.3 研究被试 | 第28页 |
3.4.4 研究工具 | 第28-29页 |
4.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9-38页 |
4.1 安徽地区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现状调查 | 第29-33页 |
4.1.1 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总体状况 | 第29页 |
4.1.2 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29-30页 |
4.1.3 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年级差异分析 | 第30-33页 |
4.2 自我控制团体辅导方案的实验研究 | 第33-35页 |
4.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的对比研究 | 第33页 |
4.2.2 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的对比研究 | 第33-34页 |
4.2.3 对照组前测和后测的对比研究 | 第34页 |
4.2.4 实验组的前测、后测与一个月复测的对比研究 | 第34-35页 |
4.3 讨论 | 第35-38页 |
4.3.1 不同性别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4.3.2 不同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36页 |
4.3.3 自我控制团体辅导方案实验效果的讨论 | 第36-38页 |
5.教学建议 | 第38-39页 |
6.结论 | 第39-40页 |
7.不足与展望 | 第40-42页 |
7.1 研究不足 | 第40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 | 第46-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