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主要缩略语列表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1.PEDV病原学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2.荧光定量PCR技术概述 | 第19-22页 |
3.PEDV流行病学概况 | 第22页 |
4.PED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22-23页 |
5.PED诊断方法 | 第23页 |
6.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和预防 | 第23-25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6页 |
1.1 材料 | 第26-27页 |
1.1.1 实验样品 | 第26页 |
1.1.2 实验动物 | 第26页 |
1.1.3 动物实验器械及材料 | 第26页 |
1.1.4 主要试剂盒与试剂 | 第26-27页 |
1.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7页 |
1.2 方法 | 第27-36页 |
1.2.1 荧光定量PCR测定PEDV病毒浓度方法的建立 | 第27-30页 |
1.2.2 动物实验饲养条件的优化 | 第30-31页 |
1.2.3 PEDV病毒复壮实验 | 第31-33页 |
1.2.4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EID50的测定 | 第33-36页 |
2 结果 | 第36-40页 |
2.1 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6-37页 |
2.1.1 重组质粒的检测鉴定 | 第36页 |
2.1.2 PEDV重组质粒浓度测定 | 第36页 |
2.1.3 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6-37页 |
2.2 动物实验喂养条件的优化 | 第37页 |
2.3 PEDV复壮实验 | 第37-38页 |
2.3.1 PEDV病毒液实验室检测鉴定 | 第37页 |
2.3.2 PEDV病毒液序列分析 | 第37页 |
2.3.3 PEDV病毒液浓度测定 | 第37-38页 |
2.4 PEDV动物实验 | 第38-39页 |
2.4.1 PEDV病毒液EID50的测定 | 第38-39页 |
2.5 实验动物不同组织脏器PEDV带毒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3.1 荧光定量PCR测定病毒液病毒浓度结果 | 第40页 |
3.2 实验动物人工喂养条件优化结果 | 第40页 |
3.3 PEDV病毒复壮结果 | 第40-41页 |
3.4 PEDVEID50测定结果 | 第41页 |
3.5 PEDV感染仔猪不同组织脏器带毒率测定 | 第41-42页 |
4 结论 | 第42-43页 |
4.1 PEDV感染动物模型建立 | 第42页 |
4.2 PEDV感染动物不同组织脏器带毒情况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