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仁果类论文--苹果论文

苹果属植物二氢查尔酮化合物鉴定及体外活性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5页
    1.1 苹果属植物二氢查尔酮化合物的种类第14-16页
    1.2 苹果属二氢查尔酮的生物学活性第16-22页
        1.2.1 抗氧化活性第17-19页
        1.2.2 降血糖活性第19-21页
        1.2.3 抗肿瘤活性第21-22页
    1.3 苹果属二氢查尔酮的生物学功能第22-24页
        1.3.1 二氢查尔酮对苹果属植物自身的功能第22-23页
        1.3.2 苹果属二氢查尔酮的化感作用第23-24页
    1.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苹果属二氢查尔酮的纯化和鉴定第25-37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25-27页
        2.1.1 试验材料第25页
        2.1.2 主要试剂第25-26页
        2.1.3 实验仪器第26-27页
    2.2 试验方法第27-29页
        2.2.1 液质联用分析果实中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第27页
        2.2.2 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第27-28页
        2.2.3 核磁共振鉴定化合物结构第28页
        2.2.4 苹果属二氢查尔酮化合物苷元的制备第28-29页
        2.2.5 苹果属种质资源二氢查尔酮含量分析第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7页
        2.3.1 二氢查尔酮的分离鉴定第29-33页
        2.3.2 苹果属种质资源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分布及利用第33-37页
第三章 苹果属二氢查尔酮抗氧化活性第37-50页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37-38页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37-38页
        3.1.2 实验仪器第38页
    3.2 试验方法第38-41页
        3.2.1 抗氧化容量的测定第38-39页
        3.2.2 解离氢鉴定第39页
        3.2.3 解离常数测定和解离分布图绘制第39-40页
        3.2.4 数据分析第40-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50页
        3.3.1 苹果属二氢查尔酮的抗氧化能力第41-43页
        3.3.2 苹果属二氢查尔酮清除自由基的机理第43-45页
        3.3.3 苹果属二氢查尔酮的解离第45-48页
        3.3.4 苹果属二氢查尔酮抗氧化新机理第48-50页
第四章 苹果属二氢查尔酮抗肿瘤和降血糖活性第50-62页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50-52页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50-51页
        4.1.2 实验仪器第51-52页
    4.2 试验方法第52-53页
        4.2.1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测定第52页
        4.2.2 降血糖活性测定第52-53页
        4.2.3 数据分析第5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3-62页
        4.3.1 苹果属二氢查尔酮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第53-58页
        4.3.2 苹果属二氢查尔酮降血糖活性第58-62页
第五章 苹果属二氢查尔酮的化感作用第62-88页
    5.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62-64页
        5.1.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62-64页
        5.1.2 实验仪器第64页
    5.2 试验方法第64-67页
        5.2.1 固体培养基和霍格兰营养液的配制第64-65页
        5.2.2 拟南芥生长条件及处理第65页
        5.2.3 平邑甜茶生长条件及处理第65-66页
        5.2.4 根系观察和形态分析第66页
        5.2.5 台盼蓝染色试验第66页
        5.2.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第66页
        5.2.7 根系活力测定第66页
        5.2.8 转录组分析第66-6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7-88页
        5.3.1 二氢查尔酮对平邑甜茶根系生长的影响第67-69页
        5.3.2 二氢查尔酮对于拟南芥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第69-72页
        5.3.3 二氢查尔酮对拟南芥根尖的影响第72-75页
        5.3.4 二氢查尔酮对拟南芥根基因表达的改变第75-76页
        5.3.5 生长素相关基因对二氢查尔酮的响应第76页
        5.3.6 细胞死亡功能基因对二氢查尔酮的响应第76-80页
        5.3.7 转录因子对于二氢查尔酮的响应第80-88页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点第88-90页
    6.1 结论第88-89页
    6.2 创新点第89-90页
附录第90-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31页
致谢第131-133页
个人简历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旱灾风险评估理论及技术研究--以辽宁省农业干旱为例
下一篇: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