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7-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第12页 |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 | 第12页 |
·实证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我国高校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分析——以 H 大为例 | 第14-22页 |
·我国高校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4-18页 |
·我国高校养老保险制度创立时期(1949 年至1956 年) | 第14-15页 |
·我国高校养老保险制度调整时期(1957 年至1965 年) | 第15页 |
·我国高校养老保险制度停滞时期(1966 年至1978 年) | 第15-16页 |
·我国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恢复时期(1979 年至1993 年) | 第16页 |
·我国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期(1993 年至今) | 第16-18页 |
·我国高校养老保险制度现状——以H 大为例 | 第18-22页 |
·全民合同制工人和人事代理人员养老保险状况 | 第18-20页 |
·其他干部和固定工人养老保险状况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2-29页 |
·养老保险的法律依据不足 | 第22-23页 |
·统筹层次低 | 第23-24页 |
·缴费义务与权利脱节 | 第24-25页 |
·管理混乱 | 第25页 |
·财政负担重 | 第25-26页 |
·缺乏合理的养老金调节机制 | 第26-27页 |
·阻碍人才的合理流动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建立和完善高校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 第29-40页 |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法规 | 第29-30页 |
·建立高校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原则 | 第30-32页 |
·体现政府主导的原则 | 第30-31页 |
·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31页 |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第31-32页 |
·必须与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 第32页 |
·提高统筹层次,拓宽筹资渠道 | 第32-33页 |
·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框架,建立缴费与待遇挂钩的激励模式 | 第33-35页 |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 | 第35-37页 |
·“老人”的改革方法 | 第35页 |
·“中人”的改革方法 | 第35-36页 |
·“新人”的改革方法 | 第36-37页 |
·其他相关措施的改革 | 第37页 |
·建立合理的养老金调节机制 | 第37-38页 |
·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政府责任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4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