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显微镜论文

双光子光片显微镜的液晶自适应光学成像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5-37页
    1.1 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在活体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第15-21页
        1.1.1 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第16-20页
        1.1.2 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在活体生物成像中的局限第20-21页
    1.2 自适应光学技术在双光子光片显微成像中的重要作用第21-24页
        1.2.1 双光子光片显微镜中的像差第21-23页
        1.2.2 自适应光学技术概述第23-24页
    1.3 自适应光学技术在生物荧光显微镜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33页
    1.4 自适应光学技术在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33-34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4-37页
第2章 像差对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分辨率和对比度的影响研究第37-59页
    2.1 引言第37-38页
    2.2 双光子光片的数值模拟第38-43页
        2.2.1 双光子光片光强分布的理论计算第38-40页
        2.2.2 双光子光片显微镜中的像差描述方法第40-41页
        2.2.3 双光子光片的模拟及评价参数第41-43页
    2.3 单项Zernike像差的影响分析第43-48页
    2.4 生物组织中随机像差的影响分析第48-57页
        2.4.1 生物组织中随机像差的模拟方法第49-53页
        2.4.2 随机像差对双光子光片的影响第53-57页
    2.5 小结第57-59页
第3章 超高速扫描条件下的视场扩展及波前校正方法研究第59-87页
    3.1 引言第59页
    3.2 双光子光片显微镜成像视场的局限性第59-67页
    3.3 超高速扫描条件下的视场扩展方法第67-76页
        3.3.1 液晶波前校正器在扩大成像视场中的应用第67-69页
        3.3.2 超高速扫描的意义第69-72页
        3.3.3 液晶波前校正器与超高速扫描透镜配合的一次性大视场成像方法第72-76页
    3.4 超高速扫描条件下的波前校正方法第76-79页
    3.5 液晶波前校正器设计第79-85页
        3.5.1 液晶波前校正器的工作原理第79-81页
        3.5.2 实现视场扩展的液晶波前校正器设计第81-84页
        3.5.3 并行完成视场扩展和像差校正的液晶波前校正器设计第84-85页
    3.6 小结第85-87页
第4章 生物组织中弱荧光的波前探测方法研究第87-109页
    4.1 引言第87-88页
    4.2 哈特曼波前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第88-89页
    4.3 生物组织中影响直接波前探测精度的主要因素第89-90页
    4.4 双光子光片显微镜中弱荧光的解扫描波前探测方法第90-94页
    4.5 波前探测方法的改进设计第94-99页
        4.5.1 系统控制时序对波前探测的影响分析第94-97页
        4.5.2 改进的解扫描波前探测方法第97-99页
    4.6 哈特曼波前探测器设计第99-102页
    4.7 改进后的波前探测实验第102-106页
    4.8 小结第106-109页
第5章 双光子光片显微镜的液晶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设计第109-147页
    5.1 引言第109页
    5.2 系统各参数之间的制约关系分析第109-114页
    5.3 光学系统设计第114-126页
        5.3.1 系统的关键器件参数第114-117页
        5.3.2 系统光路结构设计第117-121页
        5.3.3 光学优化设计第121-124页
        5.3.4 系统响应矩阵的测量方法第124-125页
        5.3.5 系统坐标系转换问题分析第125-126页
    5.4 系统机械结构设计第126-132页
    5.5 系统搭建与精调方法第132-139页
        5.5.1 液晶波前校正器位置的精调第132-134页
        5.5.2 共轭位置的精调方法第134-135页
        5.5.3 照明光路与成像光路的对准及光片调平方法第135-139页
    5.6 液晶自适应探测与校正成像的验证实验第139-145页
        5.6.1 实验样品的制备第139-141页
        5.6.2 系统像差的标定第141-142页
        5.6.3 自适应校正成像验证实验第142-145页
    5.7 小结第145-14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47-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3页
致谢第163-167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光栅空间外差光谱仪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下一篇:短相干菲索型动态干涉仪的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