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52页 |
1.1 分子影像简介 | 第12-13页 |
1.2 分子成像技术概述 | 第13-15页 |
1.3 各种分子成像技术的简介与应用 | 第15-41页 |
1.3.1 放射性核素成像(RadionuclideImaging) | 第15-17页 |
1.3.2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 第17-21页 |
1.3.3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T) | 第21-23页 |
1.3.4 光声成像(Photoacoustic Imaging,PAI) | 第23-27页 |
1.3.5 光学成像(Optical Imaging, OI) | 第27-40页 |
1.3.6 超声成像(Ultrasound Imaging,USI) | 第40-41页 |
1.4 多模态成像 | 第41-43页 |
1.5 本课题的提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第二章 高选择性高灵敏性的荧光探针用于检测一氧化氮浓度 | 第52-72页 |
2.1 引言 | 第52-5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53-58页 |
2.2.1 试验方法及仪器型号 | 第53-54页 |
2.2.2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54-57页 |
2.2.3 测试溶液的配制 | 第57页 |
2.2.4 细胞的培养 | 第57页 |
2.2.5 细胞毒性实验 | 第57-58页 |
2.2.6 细胞中一氧化氮的检测方法 | 第5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7页 |
2.3.1 探针1与NO作用前后的荧光与紫外光谱 | 第58-62页 |
2.3.2 探针1对NO检测的高选择性 | 第62-63页 |
2.3.3 体外探针1对NO的高敏度检测 | 第63-66页 |
2.3.4 探针1用于检测细胞内产生的NO活性 | 第66-6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第三章 双重聚集诱导的智能荧光探针用于细胞内弗林酶活性的分析与成像 | 第72-102页 |
3.1 引言 | 第72-7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75-88页 |
3.2.1 试验方法及仪器型号 | 第75-76页 |
3.2.2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76-87页 |
3.2.3 体外酶切实验的一般方法 | 第87页 |
3.2.4 细胞培养方法 | 第87页 |
3.2.5 细胞毒性实验(MTT实验) | 第87页 |
3.2.6 时间追踪细胞成像过程 | 第87-88页 |
3.2.7 细胞中弗林两活性的检测方法 | 第8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88-99页 |
3.3.1 化合物TPE-COOH的AIE性质探究 | 第88-89页 |
3.3.2 体外酶切实验 | 第89-95页 |
3.3.3 活细胞中弗林酶活性的检测与成像分析 | 第95-9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第四章 钙离子敏感增强型的~(19)F磁共振探针用于检测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 | 第102-117页 |
4.1 引言 | 第102-10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104-113页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型号 | 第104页 |
4.2.2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104-11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15页 |
4.3.1 STFM-BAPTA-AM与Ca~(2+)作用后的~(19)F磁共振信号变化探究 | 第113-11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