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芹收获机的设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根茎类收获机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马铃薯收获机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甘蓝收获机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4 花生收获机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研究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白芹收获机的整体结构设计 | 第20-29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结构方案的拟定 | 第21-22页 |
2.2.1 白芹收获机的设计要求 | 第21页 |
2.2.2 行走部分 | 第21-22页 |
2.2.3 收割部分 | 第22页 |
2.3 动力源的选择 | 第22-26页 |
2.3.1 拖拉机类型的选择 | 第22-24页 |
2.3.2 整机动力的确定 | 第24-26页 |
2.3.3 牵引机械选型 | 第26页 |
2.4 传动形式的选择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关键部件的设计和静力学分析 | 第29-44页 |
3.1 引言 | 第29-30页 |
3.2 破壅装置的设计与关键部件的分析 | 第30-34页 |
3.2.1 破壅装置的设计 | 第30-31页 |
3.2.2 破垄犁的静力学分析 | 第31-34页 |
3.3 犁靶平土装置的设计与与关键部件的分析 | 第34-39页 |
3.3.1 犁靶平土装置的设计 | 第34-35页 |
3.3.2 平土犁的静力学分析 | 第35-39页 |
3.4 收割装置的设计与关键部件的分析 | 第39-43页 |
3.4.1 收割装置的设计 | 第39页 |
3.4.2 主轴的静力学分析 | 第39-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机架部分的模态分析 | 第44-56页 |
4.1 引言 | 第44-46页 |
4.2 车厢机架的模态分析 | 第46-51页 |
4.2.1 车厢机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4.2.2 车厢机架模态分析结果 | 第47-51页 |
4.3 车头机架的模态分析 | 第51-55页 |
4.3.1 车头机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1页 |
4.3.2 车头机架模态分析结果 | 第51-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田间试验 | 第56-61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样机田间实验 | 第56-59页 |
5.2.1 白芹收获机试验条件 | 第56页 |
5.2.2 技术要求 | 第56-57页 |
5.2.3 实验设置 | 第57-58页 |
5.2.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页 |
6.2 今后研究方向和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