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8-1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8-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2 关键概念及相关理论综述 | 第10-21页 |
2.1 我国律师事务所发展历程概述 | 第10-12页 |
2.1.1 律师事务所1.0版:作坊时代 | 第10页 |
2.1.2 律师事务所2.0版:合作社时代 | 第10-11页 |
2.1.3 律师事务所3.0版:公司化时代 | 第11-12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6页 |
2.2.1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概念 | 第12-14页 |
2.2.2 公司化律师事务所的概念 | 第14-16页 |
2.3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1页 |
2.3.1 产权理论 | 第16-19页 |
2.3.2 分配理论 | 第19-20页 |
2.3.3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3 云南Y律师事务所管理现状分析 | 第21-26页 |
3.1 云南Y律师事务所概述 | 第21-22页 |
3.2 云南Y律师事务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26页 |
3.2.1 问题的具体表现 | 第22-23页 |
3.2.2 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3页 |
3.2.3 造成的不利影响 | 第23-26页 |
4 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26-34页 |
4.1 国外的经验借鉴 | 第26-30页 |
4.1.1 公司化律师事务所在国外的发展 | 第26页 |
4.1.2 美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发展 | 第26-28页 |
4.1.3 英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发展 | 第28-29页 |
4.1.4 启示 | 第29-30页 |
4.2 国内的经验借鉴 | 第30-33页 |
4.2.1 公司化律师事务所在国内的发展 | 第30-31页 |
4.2.2 典型案例 | 第31-33页 |
4.3 国内外经验的适用条件 | 第33-34页 |
5 云南Y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对策 | 第34-55页 |
5.1 云南Y律师事务所公司化模式 | 第35页 |
5.2 云南Y律师事务所公司化改革 | 第35-40页 |
5.2.1 产权制度改革 | 第35-36页 |
5.2.2 分配制度改革 | 第36-40页 |
5.3 管理能力提升 | 第40-53页 |
5.3.1 云南Y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组织结构 | 第40-42页 |
5.3.2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 第42-43页 |
5.3.3 提升市场营销管理能力 | 第43-47页 |
5.3.4 提升行政管理能力 | 第47-48页 |
5.3.5 提升信息化系统管理能力 | 第48-51页 |
5.3.6 加强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 | 第51-53页 |
5.4 云南Y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利弊 | 第53-55页 |
6 结语 | 第55-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6.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