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9-24页 |
(一) 论文选题来源 | 第9-12页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2、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4-23页 |
1、关于“民俗生活”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关于“巫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5-18页 |
3、关于巫术与宗教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 第18-20页 |
4、白族巫术信仰及其仪式研究 | 第20-23页 |
(四)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3-24页 |
1、研究内容 | 第23页 |
2、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二、石龙白族民俗生活中的群体性巫术 | 第24-41页 |
(一) 群体性祭祀仪式中的巫术 | 第26-33页 |
1、本主庙祭祀中的巫术仪式 | 第27-29页 |
2、山神祭祀中的巫术情感 | 第29-31页 |
3、猎神祭祀中的民俗时空 | 第31-32页 |
4、龙王祭祀中的巫术心理 | 第32-33页 |
(二) 群体性驱鬼仪式中的巫术 | 第33-35页 |
(三) 群体性禳灾仪式中的巫术 | 第35-38页 |
1、观音会中展演性的巫术仪式 | 第35-37页 |
2、六皇会中象征性的巫术仪式 | 第37-38页 |
(四) 群体性镇台仪式中的巫术 | 第38-41页 |
1、镇台仪式中的辟邪巫术 | 第39-40页 |
2、镇台仪式中的禳灾巫术 | 第40-41页 |
三、石龙白族民俗生活中的个体性巫术 | 第41-67页 |
(一) 看香仪式中的预兆巫术 | 第41-43页 |
(二) 叫魂仪式之招生人之魂 | 第43-46页 |
(三) 由个人梦境引发的驱鬼巫术 | 第46-47页 |
(四) 牲口生病或走失的巫术处理 | 第47-50页 |
1、防止牲口生病或走失的预防巫术 | 第47-49页 |
2、找回走失牲口的卜算巫术 | 第49-50页 |
(五) 竖房仪式中的辟邪巫术 | 第50-54页 |
(六) 婚礼习俗中的卜算巫术 | 第54-56页 |
(七) 生育习俗中的求子巫术 | 第56-61页 |
1、太子会求子中的巫术仪式 | 第58-59页 |
2、灵泉求子中的巫术仪式 | 第59页 |
3、“阿央白”求子中的巫术仪式 | 第59-60页 |
4、生子仪式中的禁忌巫术 | 第60-61页 |
(八) “命名”习俗中的驱邪巫术 | 第61-63页 |
(九) 丧葬习俗中的招魂巫术 | 第63-67页 |
1、迎灵仪式的举行 | 第63-64页 |
2、路祭法事的举行 | 第64-65页 |
3、象征性的净身仪式 | 第65页 |
4、起灵仪式的举行 | 第65-67页 |
四、石龙村中不同人群对巫术的认识和看法 | 第67-83页 |
(一) 石龙村中参加民间宗教组织的村民对巫术的认识 | 第69-77页 |
1、念佛会中的石龙村民对巫术的认识 | 第69-74页 |
2、洞经会中的石龙村民对巫术的理解 | 第74-77页 |
(二) 石龙村中有着双重社会身份的村民对巫术的认识 | 第77-80页 |
(三) 石龙村中的其他村民对巫术的看法 | 第80-83页 |
五、石龙白族民俗生活中巫术效力的显现 | 第83-101页 |
(一) 以神之名:神圣仪式与世俗愿望的完美结合 | 第84-90页 |
1、神圣仪式序列的组成 | 第84-87页 |
2、神圣仪式文本的构成 | 第87-90页 |
(二) 神圣仪式下的巫术效用 | 第90-96页 |
1、趋利避害的功能主义倾向 | 第90-92页 |
2、神药两解:缓解人民苦难的中草药剂 | 第92-94页 |
3、虚实结合的人—神交际 | 第94-96页 |
(三) 巫术效力的减弱及变迁 | 第96-101页 |
六、结语 | 第101-103页 |
附录 | 第10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