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项目公众参与影响因素及问题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2.1 征地拆迁项目 | 第17-20页 |
2.1.1 征地拆迁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1 界定概念 | 第17页 |
2.1.1.2 征地拆迁的法律依据 | 第17-18页 |
2.1.2 征地拆迁模式及问题剖析 | 第18-20页 |
2.1.2.1 征地拆迁问题剖析 | 第18页 |
2.1.2.2 征地拆迁模式改进研究 | 第18-19页 |
2.1.2.3 征地拆迁问题解决对策研究 | 第19页 |
2.1.2.4 述评 | 第19-20页 |
2.2 公众参与 | 第20-23页 |
2.2.1 公众参与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2.2.2 公众参与影响因素识别 | 第21-22页 |
2.2.2.1 公众参与的外部环境 | 第21页 |
2.2.2.2 公众参与的主体 | 第21-22页 |
2.2.2.3 公众参与的过程设计 | 第22页 |
2.2.3 征地拆迁项目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 第22-23页 |
2.3 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征地拆迁项目公众参与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43页 |
3.1 征地拆迁项目公众参与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立 | 第25-30页 |
3.1.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25页 |
3.1.2 指标体系搭建思路 | 第25-26页 |
3.1.3 指标体系内容 | 第26-30页 |
3.1.3.1 利益相关者 | 第26-27页 |
3.1.3.2 过程 | 第27-28页 |
3.1.3.3 交互 | 第28-30页 |
3.2 征地拆迁项目公众参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0-42页 |
3.2.1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3.2.2 实证研究步骤 | 第31-32页 |
3.2.2.1 样本选取 | 第31-32页 |
3.2.2.2 半结构化访谈 | 第32页 |
3.2.2.3 问卷调查 | 第32页 |
3.2.3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第32-34页 |
3.2.3.1 问卷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3.2.3.2 问卷内容设计及数据收集结果 | 第33-34页 |
3.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34-42页 |
3.2.4.1 重要性排序分析 | 第34-35页 |
3.2.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5-41页 |
3.2.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1-42页 |
3.3 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征地拆迁项目公众参与影响因素ANP分析 | 第43-53页 |
4.1 ANP方法适用性分析 | 第43-45页 |
4.1.1 ANP方法计算步骤 | 第43-44页 |
4.1.2 适用性分析 | 第44-45页 |
4.2 指标间关系分析及ANP模型构建 | 第45-48页 |
4.2.1 指标体系编号 | 第45-46页 |
4.2.2 指标间关系分析及模型构建 | 第46-48页 |
4.3 公众参与效果指标问卷发放与回收统计 | 第48页 |
4.4 ANP模型数据处理及指标重要性分析 | 第48-49页 |
4.4.1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 | 第48-49页 |
4.4.2 网络层权重计算 | 第49页 |
4.5 征地拆迁项目公众参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形成 | 第49页 |
4.6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5.1 政府方面的对策研究 | 第53-54页 |
5.2 开发商方面的对策研究 | 第54-55页 |
5.3 公众方面的对策研究 | 第55-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8-59页 |
6.2.1 研究不足 | 第58页 |
6.2.2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A 征地拆迁项目公众参与影响因素权重分析问卷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