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理论方面的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意义方面的研究综述 | 第11页 |
1.2.3 实践方面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国际合作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国际贸易理论 | 第17-18页 |
2.1.1 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 | 第17-18页 |
2.1.2 新贸易理论 | 第18页 |
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18-19页 |
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19-21页 |
2.3.1 关税同盟理论 | 第19-20页 |
2.3.2 自由贸易区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的背景分析 | 第21-29页 |
3.1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挑战 | 第21-22页 |
3.2 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概况 | 第22-23页 |
3.2.1 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历史 | 第22-23页 |
3.2.2 哈萨克斯坦能源潜力 | 第23页 |
3.3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携手走“光明之路” | 第23-29页 |
3.3.1 丝绸之路经济带 | 第23-26页 |
3.3.2 光明之路 | 第26-29页 |
第4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 | 第29-43页 |
4.1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合作 | 第29-32页 |
4.1.1 中哈贸易合作规模及增长情况 | 第29-30页 |
4.1.2 中哈贸易商品结构 | 第30-32页 |
4.2 中哈投资合作发展现状 | 第32-35页 |
4.2.1 中哈投资合作规模与结构 | 第33-34页 |
4.2.2 “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的投资规模 | 第34-35页 |
4.3 中哈能源合作发展现状 | 第35-37页 |
4.3.1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中哈能源合作规模 | 第36页 |
4.3.2 中哈能源合作项目 | 第36-37页 |
4.4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中哈交通物流合作 | 第37-43页 |
4.4.1 中哈铁路运输合作 | 第38-39页 |
4.4.2 公路运输合作 | 第39-40页 |
4.4.3 航空运输合作 | 第40-41页 |
4.4.4 口岸基础设施 | 第41-43页 |
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经贸合作的SWOT分析 | 第43-53页 |
5.1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经贸合作的优势分析 | 第43-45页 |
5.1.1 巨大的地理空间 | 第43页 |
5.1.2 哈萨克斯坦的地理优势 | 第43页 |
5.1.3 “医疗带” | 第43-44页 |
5.1.4 “教育带” | 第44页 |
5.1.5 “贸易带” | 第44页 |
5.1.6 “交通带” | 第44-45页 |
5.2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经贸合作的劣势分析 | 第45页 |
5.2.1 哈国对中国的大量外债 | 第45页 |
5.2.2 复杂化中哈经贸合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45页 |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经贸合作的机会分析 | 第45-47页 |
5.3.1 开发贸易市场 | 第45-46页 |
5.3.2 中国能解决能源缺乏的问题 | 第46页 |
5.3.3 两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 第46页 |
5.3.4 确保货币流通畅通 | 第46-47页 |
5.4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经贸合作的威胁分析 | 第47-48页 |
5.4.1 “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各国的利益冲突 | 第47页 |
5.4.2 暴力恐怖主义的威胁 | 第47-48页 |
5.4.3 政治障碍 | 第48页 |
5.5 SWOT矩阵 | 第48-49页 |
5.6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 | 第49-53页 |
第6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经贸合作发展的策略 | 第53-61页 |
6.1 政策沟通 | 第53-54页 |
6.2 设施联通 | 第54页 |
6.3 贸易畅通 | 第54-58页 |
6.3.1 优化贸易和投资结构 | 第55-56页 |
6.3.2 设立自由贸易园区 | 第56-57页 |
6.3.3 深化能源合作 | 第57页 |
6.3.4 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合作 | 第57-58页 |
6.4 资金强通 | 第58-60页 |
6.4.1 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能源价格体系 | 第59-60页 |
6.4.2 加强开设金融机构和自由货币兑换 | 第60页 |
6.5 民心相通 | 第60-6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