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桥梁震害 | 第10-12页 |
1.2.1 典型地震介绍 | 第10-11页 |
1.2.2 桥梁破坏类型 | 第11-12页 |
1.3 抗震措施 | 第12-14页 |
1.3.1 减隔震技术的工作机理 | 第12-13页 |
1.3.2 常用减隔震装置 | 第13-14页 |
1.4 国内外减隔震技术研究概况 | 第14-21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抗震设计分析方法 | 第22-32页 |
2.1 静力法 | 第22页 |
2.2 反应谱法 | 第22-23页 |
2.3 动态时程分析法 | 第23-28页 |
2.4 能量法 | 第28-31页 |
2.4.1 能量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28页 |
2.4.2 能量分析法基本方程 | 第28-31页 |
2.5 随机振动方法 | 第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非脉冲地震作用下带间隙E型钢阻尼支座的减隔震效果分析 | 第32-56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带间隙E型钢阻尼支座的设计与建模 | 第33-35页 |
3.2.1 带间隙E型钢阻尼支座的构造 | 第33页 |
3.2.2 间隙的设计 | 第33-34页 |
3.2.3 带间隙E型钢阻尼支座的力学模型 | 第34-35页 |
3.3 大跨连续减隔震梁桥有限元建模 | 第35-40页 |
3.3.1 工程概况 | 第35-36页 |
3.3.2 有限元建模 | 第36-37页 |
3.3.3 墩底塑性铰的计算 | 第37-40页 |
3.4 带间隙E型钢阻尼支座的减隔震效果分析 | 第40-54页 |
3.4.1 地震波的选取 | 第41-42页 |
3.4.2 桥梁初始状态的确定 | 第42页 |
3.4.3 设计地震作用下带间隙E型钢阻尼支座的减隔震效果分析 | 第42-48页 |
3.4.4 罕遇地震作用下带间隙E型钢阻尼支座的减隔震效果分析 | 第48-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脉冲地震作用下带间隙E型钢阻尼支座的减隔震效果分析 | 第56-73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地震波的选取 | 第56-58页 |
4.3 设计地震作用下带间隙E型钢阻尼支座的减隔震效果分析 | 第58-64页 |
4.4 罕遇地震作用下带间隙E型钢阻尼支座的减隔震效果分析 | 第64-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5.1 结论 | 第73-74页 |
5.2 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