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犯罪构成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犯罪客体 | 第11-13页 |
一、贿赂犯罪客体之争 | 第11-12页 |
二、本罪的犯罪客体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犯罪客观方面 | 第13-18页 |
一、犯罪对象 | 第13-16页 |
二、犯罪行为 | 第16-18页 |
第三节 主观方面 | 第18-20页 |
一、犯罪故意 | 第18页 |
二、谋取不正当利益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犯罪形态和共犯认定 | 第20-27页 |
第一节 犯罪形态 | 第20-23页 |
一、犯罪既遂 | 第20-21页 |
二、犯罪未遂 | 第21-22页 |
三、犯罪中止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共犯认定 | 第23-27页 |
一、共同受贿故意下的共犯认定 | 第23-24页 |
二、承继的共犯认定 | 第24-25页 |
三、事后知情的共犯认定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认定 | 第27-32页 |
第一节 罪与非罪 | 第27-29页 |
一、本罪与人情馈赠的区别 | 第27-28页 |
二、有影响力的人索贿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本罪与他罪 | 第29-32页 |
一、本罪与行贿罪的区别 | 第29-30页 |
二、本罪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区别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