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罪错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导言 | 第10-15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2-13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第一章 留守儿童罪错行为基础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 第一节“留守儿童”的概念 | 第15-16页 |
| 第二节“罪错”行为的概念 | 第16-17页 |
| 一、不良行为 | 第16页 |
| 二、犯罪行为 | 第16-17页 |
| 第三节 留守儿童的本质特征 | 第17-20页 |
| 一、亲子分离的形式 | 第18-19页 |
| 二、亲子联系的频率 | 第19页 |
| 三、亲子分离的时机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 第20-31页 |
| 第一节 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外在监护的影响 | 第20-24页 |
| 一、监护的含义 | 第21页 |
| 二、监护的意义 | 第21-22页 |
| 三、亲子分离与监护缺失 | 第22-24页 |
| 第二节 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内心依恋的影响 | 第24-26页 |
| 一、依恋的概念 | 第24页 |
| 二、依恋的意义 | 第24-25页 |
| 三、依恋的种类 | 第25-26页 |
| 四、亲子分离与依恋缺失 | 第26页 |
| 第三节 缺乏监护和依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 | 第26-31页 |
| 一、自卑感 | 第27-28页 |
| 二、挫折感 | 第28页 |
| 三、怨恨父母 | 第28-29页 |
| 四、人际成熟水平低 | 第29页 |
| 五、超我发展不足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留守儿童的上述心理特征与罪错行为的联系 | 第31-35页 |
| 第一节 自卑感与罪错行为 | 第31页 |
| 第二节 挫折感与罪错行为 | 第31-32页 |
| 第三节 怨恨父母与罪错行为 | 第32-33页 |
| 第四节 人际成熟水平低与罪错行为 | 第33-34页 |
| 第五节 超我发展不足与罪错行为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留守儿童罪错行为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 第35-42页 |
| 第一节 减少亲子分离 | 第35-37页 |
| 一、父母外出务工携带留守儿童共同生活 | 第35-36页 |
| 二、留守儿童父母回乡就业 | 第36-37页 |
| 第二节 增加对亲子分离的替代 | 第37-39页 |
| 一、建立封闭式寄宿制学校 | 第37页 |
| 二、加强监护监督 | 第37-38页 |
| 三、建立职业监护人制度 | 第38-39页 |
| 四、增加亲子沟通的频率 | 第39页 |
| 第三节 消除亲子分离已经造成的上述心理特征 | 第39-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