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 第13-18页 |
·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含三维缺陷结构J 积分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裂纹前缘应力强度因子及求解理论 | 第19-38页 |
·虚裂纹扩展法 | 第19-29页 |
·虚裂纹扩展法的发展 | 第19页 |
·裂纹虚拟扩展模型的提出 | 第19-20页 |
·两裂纹体的几何关系 | 第20-22页 |
·两裂纹体的能量关系 | 第22-26页 |
·能量释放率的定义与映射关系 | 第26-27页 |
·能量释放率与J 积分的关系 | 第27-29页 |
·J 积分能量法 | 第29-34页 |
·J 积分技术 | 第29页 |
·二维J 积分能量定义 | 第29-31页 |
·三维J 积分能量定义 | 第31-34页 |
·交互能量积分法 | 第34-37页 |
·交互能量积分技术的发展 | 第35-36页 |
·交互能量积分法的推导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接触载荷下多层结构中央裂纹 K_I的数值研究 | 第38-45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有限单元法建模及验证 | 第39-42页 |
·有限单元模型 | 第39-40页 |
·面形裂纹受远场拉伸应力时(裂纹前缘)网格设计的有效性验证 | 第40-42页 |
·接触载荷下多层结构中M 型裂纹前缘无量化K_I的变化特征 | 第42-44页 |
·裂纹短长轴的比值 | 第42-43页 |
·涂层与基材的弹性模量的比值 | 第43页 |
·粘结层与涂层厚度的比值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远场拉伸载荷下界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 | 第45-60页 |
·引言 | 第45页 |
·有限单元法建模及验证 | 第45-50页 |
·有限单元模型 | 第45-46页 |
·埋藏圆片裂纹验证 | 第46-47页 |
·椭圆形埋藏裂纹验证 | 第47-49页 |
·椭圆形界面裂纹的数值验证 | 第49-50页 |
·远场拉伸应力作用下椭圆形深埋界面裂纹前缘应力场的特征 | 第50-57页 |
·弹性模量的比值 | 第50-53页 |
·泊松比的比值 | 第53-55页 |
·裂纹短长轴的比值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第5章 侧向拉伸载荷下三维 T 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 | 第60-83页 |
·几何模型 | 第60-61页 |
·有限单元网格模型 | 第61-62页 |
·边界条件与载荷 | 第62页 |
·数值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 第62-80页 |
·三维T 型裂纹短长轴的比值 | 第63-69页 |
·双材料弹性模量的比值 | 第69-74页 |
·双材料泊松比的比值 | 第74-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今后的工作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2页 |
附录 1 由交互能量法求得的 T 型裂纹前缘 SIF | 第92-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