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六、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古筝曲《幻想曲》创作构成分析 | 第14-17页 |
第一节 《幻想曲》创作者简介 | 第14页 |
第二节 《幻想曲》创作背景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幻想曲》创作特色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古筝曲《幻想曲》的音乐结构及特点分析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幻想曲》音乐结构分析 | 第17-20页 |
一、引子 | 第17-18页 |
二、呈示部 | 第18-19页 |
三、展开部 | 第19页 |
四、再现部 | 第19-20页 |
五、尾声 | 第20页 |
第二节 《幻想曲》音乐特点分析 | 第20-25页 |
一、从调式音阶方面分析 | 第20-22页 |
二、从作品织体方面分析 | 第22-23页 |
三、从旋律特点方面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古筝曲《幻想曲》的演奏技巧分析 | 第25-35页 |
第一节 引子中的琶音演奏处理技巧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如歌的慢板中摇指的演奏技法 | 第26-28页 |
第三节 活泼的快板中小撮、拍击琴板、移调的演奏处理 | 第28-32页 |
第四节 激动的广板中演奏力度的恰切处理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古筝曲《幻想曲》演奏处理的反思 | 第35-40页 |
第一节 对苗族鼓乐技法的模拟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对琵琶演奏技法的借鉴 | 第36-38页 |
第三节 对现代打击乐演奏技法的吸收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