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银基环保钎料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粉末电磁压制 | 第11-13页 |
1.2.3 电磁成形中线圈与放大器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电磁压制中的线圈及电磁力分析与模拟 | 第16-34页 |
2.1 线圈简介 | 第16-20页 |
2.1.1 线圈分类 | 第16-19页 |
2.1.2 平面螺旋线圈 | 第19-20页 |
2.2 线圈电磁场分析基本原理 | 第20-23页 |
2.2.1 麦克斯韦方程 | 第20-21页 |
2.2.2 线圈的电磁场计算 | 第21-23页 |
2.3 平面螺旋线圈电磁场有限元分析 | 第23-32页 |
2.3.1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2.3.2 材料定义及加载 | 第24-27页 |
2.3.3 平面螺旋线圈的电磁场有限元模型 | 第27-28页 |
2.3.4 平面螺旋线圈的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28-32页 |
2.4 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驱动片冲量模型 | 第34-48页 |
3.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第34-40页 |
3.1.1 人工神经网络 | 第34-35页 |
3.1.2 BP神经网络 | 第35-40页 |
3.2 驱动片电磁力冲量BP神经网络模型 | 第40-47页 |
3.2.1 电磁力与驱动片冲量的数学关系 | 第40-41页 |
3.2.2 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 第41-43页 |
3.2.3 驱动片电磁力冲量BP神经网络建立 | 第43-44页 |
3.2.4 驱动片电磁力冲量BP神经网络训练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3.3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线圈结构参数优化 | 第48-58页 |
4.1 粒子群(PSO)算法简介 | 第48-50页 |
4.1.1 粒子群算法研究现状 | 第48-49页 |
4.1.2 粒子群算法基本理论 | 第49-50页 |
4.2 线圈各结构参数对驱动片电磁力冲量的影响 | 第50-54页 |
4.2.1 线圈截面尺寸对驱动片电磁力冲量的影响 | 第51页 |
4.2.2 线圈与驱动片的距离对驱动片电磁力冲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3 线圈与驱动片面积比例对驱动片电磁力冲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4 线圈匝间距对驱动片冲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 平面螺旋线圈参数优化 | 第54-57页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电磁压制中放大器锥角的参数化分析 | 第58-70页 |
5.1 粉末电磁压制中放大器的简介 | 第58-59页 |
5.2 电磁压制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第59-64页 |
5.2.1 ABAQUS软件的简介 | 第59-60页 |
5.2.2 电磁压制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0-64页 |
5.3 放大器锥角对电磁压制过程的影响研究 | 第64-68页 |
5.3.1 放大器锥角对冲头受力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2 放大器锥角对电磁压制中内部能量的影响 | 第65-68页 |
5.3.3 放大器锥角对冲头能量的影响 | 第68页 |
5.4 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0-72页 |
6.1 总结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