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3 评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预期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1.4.1 预期创新 | 第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8页 |
2.1.1 城市社区 | 第18页 |
2.1.2 城市社区治理 | 第18页 |
2.1.3 公民参与 | 第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2.1 治理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公民治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3 社会资本理论 | 第20-22页 |
3 S市H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现状 | 第22-30页 |
3.1 S市H区概况 | 第22页 |
3.2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3.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3-30页 |
3.3.1 公民对参与社区治理的态度 | 第23-24页 |
3.3.2 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原因 | 第24-25页 |
3.3.3 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年龄结构 | 第25-26页 |
3.3.4 公民对社区治理的了解程度 | 第26-30页 |
4 S市H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40页 |
4.1 S市H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问题 | 第30-33页 |
4.1.1 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较低 | 第30页 |
4.1.2 公民参与社区治理具有一定的自利性 | 第30-31页 |
4.1.3 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 第31-32页 |
4.1.4 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缺乏深度 | 第32-33页 |
4.2 S市H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3-40页 |
4.2.1 公民个人主观因素 | 第33-35页 |
4.2.2 公民参与环境不够完善 | 第35-37页 |
4.2.3 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自主自治体系尚未形成 | 第37-39页 |
4.2.4 公民参与的法律法规滞后 | 第39-40页 |
5 S市H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对策建议 | 第40-51页 |
5.1 强化公民参与意识 | 第40-42页 |
5.1.1 培育公民主体意识 | 第40-41页 |
5.1.2 以社区活动为栽体建立社区共同体 | 第41-42页 |
5.1.3 明确公民在社区中的角色定位 | 第42页 |
5.2 完善公民参与机制 | 第42-45页 |
5.2.1 创新组织发展形式 | 第42-43页 |
5.2.2 畅通利益表达机制 | 第43-44页 |
5.2.3 发展社区协商民主 | 第44-45页 |
5.3 发展社区自组织 | 第45-48页 |
5.3.1 重视社会组织发展 | 第45-47页 |
5.3.2 加强自组织能力建设 | 第47页 |
5.3.3 创新组织发展形式 | 第47-48页 |
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8-51页 |
5.4.1 制定公民参与的法律法规 | 第48-49页 |
5.4.2 完善社会组织法律体系建设 | 第49-50页 |
5.4.3 疏通建立法律救援渠道 | 第50-5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