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新世纪十年中国风景园林实践类型、特征及经验研究(2000-2009)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3-37页
    1.1 课题来源第13页
    1.2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2.1 新世纪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第13-14页
        1.2.2 西方现代风景园林思潮的涌入第14页
        1.2.3 材料与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第14-15页
    1.3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1 认识行业发展脉络的现实意义第15页
        1.3.2 启发风景园林实践的借鉴意义第15页
        1.3.3 总结重要发展时期的必要意义第15-16页
    1.4 研究目的第16页
        1.4.1 展现与梳理新世纪十年间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历史脉络第16页
        1.4.2 归纳与把握新世纪十年间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特征第16页
        1.4.3 分析与洞察新世纪十年间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研究动态第16页
    1.5 研究内容与范围界定第16-27页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27-33页
        1.6.1 对新世纪十年间中国现代风景园林(2000-2009)的研究第27-29页
        1.6.2 对其他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研究第29-30页
        1.6.3 对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研究第30-32页
        1.6.4 与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相关的西方发展综述及研究第32-33页
    1.7 研究方法第33-34页
    1.8 研究框架第34-37页
2 文化延脉:传统园林继承的当代新理路第37-55页
    2.1 新世纪之前的传统园林当代转型背景第37-41页
        2.1.1 借古开新,洋为中用:西湖花港观鱼公园第37-39页
        2.1.2 巅峰之作:上海松江方塔园第39-41页
    2.2 孟兆祯:师从古意,勇赋新诗第41-47页
        2.2.1 中国工程院庭院园林设计第42-46页
        2.2.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之“林泉奥梦”第46-47页
    2.3 王向荣:中西并收,开放创新第47-50页
        2.3.1 厦门园博园竹园第47-48页
        2.3.2 西安世博园四盒园第48-50页
    2.4 朱育帆与北京金融街13号四合院第50-52页
    2.5 陈跃中与上海世博会亩中山水园第52-53页
    2.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3 功能复合: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新气象第55-86页
    3.1 城市广场:小而美的功能复合空间第55-61页
        3.1.1 世纪前后改造的对比:北京西单文化广场第55-59页
        3.1.2 新世纪城市广场发展特征小结第59-61页
    3.2 中央公园规划设计:城市绿心第61-69页
        3.2.1 城市中央公园在新世纪的发展第61-64页
        3.2.2 通向自然的轴线: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设计第64-67页
        3.2.3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景区第67-69页
    3.3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更具人情味的生态人居环境第69-78页
        3.3.1 居住区景观在新世纪的发展第69-71页
        3.3.2 以现代方式传递传统山居精神:香山81号院外环境设计第71-74页
        3.3.3 园林式社区标杆:北京星河湾设计第74-78页
        3.3.4 新世纪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特征小结第78页
    3.4 单位附属绿地景观设计第78-81页
        3.4.1 单位附属绿地在新世纪的发展第78-80页
        3.4.2 中关村软件园中心花园设计第80-81页
    3.5 城市开放式绿地景观设计第81-85页
        3.5.1 城市开放式绿地在新世纪的发展第81-82页
        3.5.2 都市伊甸园:北京CBD现代艺术中心公园第82-83页
        3.5.3 为市民而建:上海徐家汇公园第83-85页
    3.6 本章小结第85-86页
4 生态优先:人与自然交互的新视野第86-102页
    4.1 滨水区规划设计与生态修复第86-92页
        4.1.1 滨水区规划设计在新世纪的发展第86-87页
        4.1.2 与洪水为友的艺术: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第87-89页
        4.1.3 景观提升环境质量:杭州西湖西进工程第89-92页
    4.2 废弃地更新与改造第92-97页
        4.2.1 废弃地更新与改造在新世纪的发展第92页
        4.2.2 工业遗产景观改造典范:中山岐江公园设计第92-95页
        4.2.3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第95-97页
    4.3 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第97-101页
        4.3.1 郊野公园在新世纪的发展第97-98页
        4.3.2 山林野趣:深圳塘朗山郊野公园第98-101页
    4.4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5 以人为本:文化与情感的再追寻第102-112页
    5.1 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与更新设计第102-107页
        5.1.1 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与更新设计第102页
        5.1.2 城市的文化复兴:杭州南宋御街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第102-104页
        5.1.3 置换功能,承旧焕新:上海新天地步行街第104-107页
    5.2 纪念性空间景观设计第107-111页
        5.2.1 纪念性空间景观设计第107页
        5.2.2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二期扩建设计第107-111页
    5.3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6 尺度拓展:绿地系统规划与区域景观的新内容第112-118页
    6.1 绿地系统规划第112-114页
    6.2 区域景观规划第114-117页
        6.2.1 风景名胜区规划第114-115页
        6.2.2 旅游度假区规划第115页
        6.2.3 乡村景观规划第115-117页
    6.3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18-121页
    7.1 研究结论第118-119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119-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随机森林的行人交通事故研究
下一篇:新型溶液除湿型热泵空调系统热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