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饲料论文

固态发酵棉籽粕菌种筛选和发酵条件及其产物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第12-13页
第1章 前言第13-30页
    1.1 棉籽粕的营养特性和抗营养因子第13-18页
        1.1.1 棉籽粕的营养特性第13-15页
        1.1.2 棉籽粕利用的限制性因素第15-16页
        1.1.3 棉籽粕中的毒素及抗营养因子第16-18页
    1.2 棉籽粕脱毒的方法第18-19页
        1.2.1 物理法第18-19页
        1.2.2 化学方法第19页
        1.2.3 生物发酵法第19页
        1.2.4 复合脱毒法第19页
    1.3 微生物发酵棉籽粕的研究第19-22页
        1.3.1 发酵棉籽粕第19-20页
        1.3.2 微生物发酵棉粕的脱毒机理第20页
        1.3.3 微生物发酵棉籽粕的方法第20-21页
        1.3.4 微生物发酵棉籽粕的特点第21-22页
    1.4 微生物发酵棉籽粕生产的研究进展第22-26页
        1.4.1 菌种的筛选第22-25页
        1.4.2 发酵工艺优化第25页
        1.4.3 发酵条件的控制第25-26页
    1.5 微生物发酵生产小肽饲料的研究第26-27页
    1.6 棉籽粕发酵存在的问题第27页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具体路线第28-30页
        1.8.1 菌株的筛选第28页
        1.8.2 最佳发酵棉籽粕条件的研究第28-29页
        1.8.3 棉籽粕发酵产物的营养指标的分析第29页
        1.8.4 具体路线第29-30页
第2章 固态生料发酵棉籽粕菌种的筛选第30-45页
    2.1 材料第30-32页
        2.1.1 原料与菌种第30-31页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31-32页
        2.1.3 种子培养基第32页
    2.2 方法第32-34页
        2.2.1 液体种子培养条件第32页
        2.2.2 固态发酵第32-33页
        2.2.3 指标分析第33页
        2.2.4 试验数据统计方法第33-34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4-43页
        2.3.1 单菌固态发酵对棉籽粕的影响第34-41页
        2.3.2 混菌固态发酵对棉籽粕的影响第41-43页
    2.4 讨论第43-44页
    2.5 结论第44-45页
第3章 混合菌种固态发酵棉籽粕条件的研究第45-58页
    3.1 材料第45-46页
        3.1.1 原料与菌种第45页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45页
        3.1.3 种子培养基第45-46页
    3.2 试验方法第46-47页
        3.2.1 液体培养条件第46页
        3.2.2 种子培养和目标菌种的生长曲线第46页
        3.2.3 不同加热处理时间对棉籽粕发酵的影响第46页
        3.2.4 不同含量尿素对棉籽粕发酵的影响第46页
        3.2.5 混合菌种固态发酵棉籽粕条件的研究第46-47页
        3.2.6 发酵条件的稳定性试验及工艺放大实验第47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7-56页
        3.3.1 接种时间的确定第47-48页
        3.3.2 不同加热处理时间对发酵棉籽粕的影响第48-49页
        3.3.3 不同尿素添加量对发酵棉籽粕的影响第49-50页
        3.3.4 混合菌种固态发酵棉籽粕条件的研究第50-56页
        3.3.5 发酵稳定性试验第56页
    3.4 讨论第56-57页
    3.5 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不同发酵条件下棉籽粕的营养价值分析第58-65页
    4.1 材料第58-59页
        4.1.1 原料与菌种第58页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58-59页
        4.1.3 种子培养基第59页
    4.2 方法第59-60页
        4.2.1 液体培养方法第59页
        4.2.2 固态发酵方法第59页
        4.2.3 指标分析第59-60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0-65页
        4.3.1 感官评价第60页
        4.3.2 不同料水比发酵条件下棉籽粕游离棉酚和蛋白变化情况第60-61页
        4.3.3 发酵前后不同分子量肽分布变化第61页
        4.3.4 发酵后蛋白降解情况第61-62页
        4.3.5 发酵后棉籽粕的营养价值及氨基酸的分析第62-65页
第5章 总结与讨论第65-69页
    5.1 总结第65页
        5.1.1 微生物固态发酵棉籽粕菌种的筛选第65页
        5.1.2 混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工艺参数的确定第65页
        5.1.3 不同发酵条件下棉籽粕的营养价值分析第65页
    5.2 讨论第65-69页
        5.2.1 关于FG的测定方法第65-66页
        5.2.2 关于蛋白含量测定第66页
        5.2.3 关于菌种的筛选第66-67页
        5.2.4 关于发酵工艺第67页
        5.2.5 发酵程度的控制第67页
        5.2.6 关于实验的工艺稳定性第67-69页
创新点第69-70页
存在的问题和后续工作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致谢第78-79页
个人简历第79页
教育背景第79页
文章发表及获奖情况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达集团獭兔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包头市周边肉羊养殖投资的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