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花鸟画折枝构图的形式美探析及其对我创作的影响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9-11页 |
2 创作前期对宋代花鸟画折枝构图的学习与探索 | 第11-18页 |
2.1 宋代花鸟画折枝构图的形式美 | 第11-17页 |
2.1.1 宋代花鸟画折枝构图中的“点之妙” | 第11-12页 |
2.1.2 宋代花鸟画折枝构图中的“线之美” | 第12-15页 |
2.1.3 宋代花鸟画折枝构图中的“面之趣” | 第15-17页 |
2.2 对宋代花鸟画折枝构图的认识 | 第17-18页 |
3 创作源起与构思 | 第18-22页 |
3.1 源起 | 第18页 |
3.2 构思 | 第18-22页 |
3.2.1 选材 | 第18-19页 |
3.2.2 构图形式 | 第19页 |
3.2.3 色彩表现 | 第19-20页 |
3.2.4 组合形式 | 第20页 |
3.2.5 材质表现 | 第20-22页 |
4 创作中对宋代花鸟画折枝构图的运用与创新 | 第22-26页 |
4.1 《蝶·梦》系列的表现手法 | 第22-25页 |
4.2 《蝶·梦》系列表现的思想感情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附图 | 第28-42页 |
攻博/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