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及当代启示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6页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0-15页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5-16页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6-19页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的具体方法第17页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2章 文化统战的内涵、功能与地位第19-26页
    2.1 文化统战的基本内涵第19-20页
        2.1.1 文化统战的前提第19页
        2.1.2 文化统战的手段第19-20页
        2.1.3 文化统战的目的第20页
    2.2 文化统战的功能第20-22页
        2.2.1 兼容功能第20-21页
        2.2.2 凝聚功能第21页
        2.2.3 德化功能第21页
        2.2.4 动力功能第21页
        2.2.5 认同功能第21-22页
    2.3 文化统战的地位第22-26页
        2.3.1 文化统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第22-23页
        2.3.2 文化统战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的地位第23-24页
        2.3.3 文化统战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地位第24-26页
第3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的思想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第26-33页
    3.1 思想理论基础第26-29页
        3.1.1 传统文化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26-28页
        3.1.2 理论基础——马、恩、列的统战思想和文化观第28-29页
    3.2 实践基础第29-33页
        3.2.1 社会背景——日本侵华所造成的生存危机第29页
        3.2.2 政治条件——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29-30页
        3.2.3 物质基础——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30页
        3.2.4 实践经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文化统战工作第30-31页
        3.2.5 现实感召——国统区与根据地的抗战文化宣传活动第31-33页
第4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意义第33-43页
    4.1 主要内容第33-37页
        4.1.1 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第33-34页
        4.1.2 以一切抗日救国力量为对象第34-35页
        4.1.3 以知识分子为主力军第35页
        4.1.4 以文艺宣传活动为载体第35-36页
        4.1.5 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目的第36-37页
    4.2 历史特点第37-40页
        4.2.1 形式的多样性第37-38页
        4.2.2 策略的灵活性第38-39页
        4.2.3 政策的包容性第39页
        4.2.4 范围的广阔性第39-40页
    4.3 历史意义第40-43页
        4.3.1 理论意义第40-41页
        4.3.2 实践意义第41-43页
第5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的当代启示第43-53页
    5.1 加强党对文化统战的领导权,确保统战方向第43-46页
    5.2 重视文化统战的全局地位,发挥文化统战对和谐社会的作用第46-47页
    5.3 充分利用新媒体,开拓文化统战新阵地第47-48页
    5.4 大力培育协商民主文化,增进政党关系和谐第48-50页
    5.5 团结知识分子,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第50-51页
    5.6 关注新兴社会阶层,壮大统一战线队伍第51-52页
    5.7 挖掘民族文化的魅力,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力量第52-53页
结语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研究
下一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研究